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2018-04-21 10:15:40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夏博]
字体:【

制图/刘铮铮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也为文化产业发展开辟了新途径、提出了新要求。在新时代引领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用新发展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内生动力。文化领域是最需要创新和最能体现创新的领域。在当前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我国要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的目标,就必须着眼“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的特征,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这就需要深化改革思路和举措,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增强文化引导力、创造力、竞争力。这就需要提升文化原创能力,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重塑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意识,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深刻体验和把握人民群众的创新实践,从而激发灵感、创造精品。这就需要推进业态创新,深入实施“文化+”,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不断拓展文化产业发展领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要加大文化与科技融合力度,对接“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发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变。

坚持协调发展,推动全面繁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平衡问题,必须协调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性和平衡性,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全面繁荣。一方面,在鼓励充分竞争的基础上,强化“全国一盘棋”布局,根据不同区域的文化发展比较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带建设,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协调联动机制,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实现区域文化产业各有特色、错位发展、齐头并进的生动局面。另一方面,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在发挥城市地区文化产业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建立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帮扶体系,支持各地建设一批文化特点鲜明和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文化小(城)镇、特色文化街区、特色文化乡村,在短期内使广大农村地区文化产业有较大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提升质量效益。应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应注意守住生态文明红线,完善文化、旅游、环保等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确保任何形态的文化产业发展都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比如,对近年来各地纷纷上马的实景演出项目,就应充分评估其环境影响。对各级各类文化产业园区也应加强规范管理,防止盲目投入和低水平、同质化建设。另一方面,在把握“两个属性”、实现“两个效益”中,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确保文化产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近年来,我国在净化文化环境方面积极响应群众呼声,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三俗”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迫切需要各级各部门在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着力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和质量,从根子上祛除文化垃圾、精神毒品,守护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坚持开放发展,注重交流互鉴。要加快“走出去”步伐,按照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强化全球布局、全球视野,深度参与国际文化产业分工协作,进一步提升文化输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内涵,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平台、渠道,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外文化贸易相关政策措施,推动更多优秀文化产品、服务和文化企业走出国门、走向全球。充分利用金砖国家战略合作平台,支持贫困地区与新兴市场国家开展文化扶贫交流与对接活动。围绕提升市场主体的国际竞争力,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抢占国际文化产业制高点。同时,着眼推进双向开放,大力提升“引进来”的质量和水平,对世界各民族优秀、健康、有益的文化成果广泛吸收和借鉴。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基本原则,吸引外商投资我国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我国文化产业激发国内需求、面向国际市场的综合能力。

坚持共享发展,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自然包括文化改革发展成果。发展文化产业是适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着力打造多层次、多样式的文化精品,实施积极的文化消费补贴政策,扩大主流文化产品的覆盖面。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各种大众文化活动,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促进形成文化众创、万众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文化扶贫立法,完善文化扶贫政策,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推动各地立足国情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逐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文化生活水平。

(执笔:刘智强、张勤繁)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