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好发展与化债的“平衡账”

2018-04-13 08:03:0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笑雪] [责编:曾晓晨]
字体:【

刘笑雪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需要有效防控举债风险。

客观来说,举债融资已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培育产业发展、改善公共事业的手段之一。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助推经济发展过度举债,也有的地方走入误区,谈债色变、瞻前顾后,贻误发展机遇。

盲目举债和谈债色变两个极端,都反映出部分地方主政者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偏差。前者虽然身体进入了新时代,脑子里还是“唯GDP论英雄”的老一套,不顾地方政府偿还能力,举债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可谓“前人砍树,让后人无处乘凉”;后者则是瞻前顾后,缺少为地方改革发展挑担子、负责任的勇气。

平衡发展和化债(化解债务风险)的关系,地方主政者首先应端正发展观与政绩观,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既摒弃旧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又要防止畏首畏尾、消极怠政情绪出现,真正把心思精力放到谋发展、惠民生上面来。

要算好发展与化债的“平衡账”,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既要开好“前门”,强化政府债券资金绩效管理,提高政府债券资金使用效益,发挥政府规范举债的积极作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同时,要严堵“后门”,守住国家法律“红线”,坚守财政可持续发展底线,加大财政约束力度,硬化预算约束,坚决制止和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行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凡事都有“度”,地方政府举债同样如此。适度举债,可以为经济发展鼓劲加油,但借多少、借多久、怎么还,都需要严密论证和反复推敲,关键在于抓好现代财政制度中的风险监管、防范、化解机制,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同样,借了债,用在哪、怎么用,也需要审慎研究和精打细算,力争“好钢用在刀刃上”。公共债务的蛋糕只有这么大,在支出时要将“省”与“准”结合起来。不必要的支出能省则省;必要的支出要评定优先级与先后顺序,将重头放在科技创新、产业投资、人才引进等激发增长内生动力的项目上。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