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员工手机定位的管理思维需要规范

2018-04-11 11:30:5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杨应和]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好像随时随地都有一双眼睛盯着你,太不自在了。”4月2日,沈阳市铁西区一家外贸公司销售经理蒋桐带着手机出去办业务,中午休息时间,移动考勤APP上通过手机定位得知她曾出现在沈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4月8日,她被公司通报批评并罚款200元。(4月10中国新闻网)

根据移动考勤APP定位,随时掌握人所处的具体方位,并通过此举可以与员工的绩效工资和补助费用挂钩,这是当下一些企业热衷的管理方式,公司管理层自认为,这能够激发员工工作效率。然而从众多员工用“紧箍咒”,“天网”等字眼的反应来看,似乎充满了更对的怨恨和厌恶。换言之,此举并不被众人认可。

信息时代,管理搭上互联网+,是时代的进步,便利了管理,可是管理不能太任性,需要有边界意识。员工手机上下载该APP后,每天的行踪都被公司掌握的一清二楚,这就涉嫌侵犯员工的隐私和人格了。企业如此不把员工的个人权利当作回事,员工普遍有了焦虑感,还有什么工作动力?

何况,一些特殊工作岗位,以人的方位来识辨考勤,本就不科学。这与一些企业标榜的加班文化有着共同的病根,人虽然固定在工作场所,可是很容易出现“人在朝廷心在汉”的偷懒现象,以效率和质量来评价工作业绩才是硬道理。对员工手机定位的管理方式,其实是管理思维出了问题。

虽说社会是流动的,但由于诸多因素,弱势的员工在强势的企业面前,束手无策,不得不违心顺从,这也是一些企业彼此起伏炮制出种种奇葩规定的根源。对此,一些“专家”给出建议,下班后就关闭。那么,新闻中,蒋桐在中午休息期间外出办理私事就被罚款和通报,难道就被默认吗?更何况,下班后关闭,如果企业不同意呢?

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需要有自己的管理方式让企业有效运营。通过奖惩分明的手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创造出最大效益。但不管任何规定,需要建立在法律基础上,尊重员工的基本人权,充分遵循大家的意见,并行之有效。

企业与员工本是利益共同体,如何激发员工和企业达到“厂荣我幸,厂衰我耻”的境界,需要一些企业在管理上多些人性化措施,多多注重员工的权益,而不是高高居上。当然,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企业自我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更需要相关劳动部门加强监管,及时干预。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