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创作需要匠心回归

2018-03-28 16:12:2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文科] [责编:印奕帆]
字体:【

近日,第九届华语电影金扫帚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该奖项被誉为中国的“金酸莓”,并非表扬优秀影片,而是为了选出那些最令人失望的电影。凭《大闹天竺》获得“最令人失望导演奖”的王宝强意外现身,成为“金扫帚”历史上首位来领奖的一线电影人。(3月27日 《北京日报》)

据百度百科介绍,金扫帚奖是由《青年电影手册》主办,为评选年度华语电影最差影片而设立的奖项。该奖项是由网友和独立影评人参与评选,通过颁发金扫帚奖,旨在以电影批判影响电影创造,不断鞭策中国电影。

事实上,论起金扫帚奖,大部分的观众并不了解。毕竟,直到今天,金扫帚奖也才走过九年时光,相较于大洋彼岸金酸莓奖39年的历史,金扫帚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显然还是十分有限。但是,在国内电影创作市场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大环境下,金扫帚奖的存在,又显得十分必要。

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共生产电影总计970部,直接带来的电影总票房达559.11亿元,其中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也突破了16.2亿。中国电影市场所释放出的巨大潜力,也让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这个行业,急于寻求淘金机会。

在此背景下,电影创作市场的粗制滥造、蹭流量、蹭IP等问题突显。一些电影没有好好打磨创作,却一味地投机取巧,蹭IP,蹭流量,一些导演和演员心态,则是钱到包里就乐得心安。诚然,在基数庞大的电影生产中,这一类粗制滥造的圈钱电影所占比例有限,但这类电影带给中国电影的负面影响,则难以想象。

因此,透过网友和独立影评人评出金扫帚奖,在某种意义上,它的存在又十分必要。金扫帚奖不仅体现了观众对不合格电影和演员的直接批判,更为重要的则是对于中国电影创作,这同样也是一种“负激励”。见识过太多的国产烂片,观众往往自嘲内心已波澜不惊,其实不然,这更像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遗憾。观众不是不爱中国电影,也并非不支持中国电影。只不过在观众期望面前,一些电影制作方和演员所给出的答案,往往令观众喟然一叹。

相比于百花奖、金鸡奖等正规的奖项,获得金扫帚奖的确让人脸上无光,措颜无地。但更为诚恳的是,设立这样一个奖项,观众其实是希望借由这种批判,来激发出中国电影制作的进取之心,其颁奖目的,更像是一种“负激励”。诚如王宝强亲自现身领奖曾说:“我虽然知道金扫帚不是一个特别光彩的奖项,但它可以鞭策我进步。因为我爱电影,我尊重电影、尊重观众、尊重在座的前辈,所以我一定要亲自来领。”

金扫帚奖的意义对于宝强是如此,对于中国电影何尝不是如此?在愈发火热的中国电影市场面前,作为电影人,更需要秉持一颗匠人之心。在成就面前,应学会不骄不躁,持之以恒。在失败面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中国电影从不缺少匠心之作。年前的《战狼》、《芳华》,到年后的《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一系列的高水准作品,让观众看到了国产电影的诚心与诚意,也让国人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希望。但成就的存在,也应更加让人清醒,中国电影除了溢美之词,还应有适当的“负激励”。

唯有这样,中国电影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