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湖南全域旅游插上腾飞之翼

2018-03-25 08:57:18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潘华]
字体:【

王兆峰 叶茂

深化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湖南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翱翔全球旅游市场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抓手。应深入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优化旅游产品、设施、环境供给,大力培育旅游人才,大力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努力将湖南建设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全域旅游示范区。

——优化旅游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深化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题,激发内生动力、壮大市场主体、拓展产业格局,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关键是以市场为导向,使旅游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与需求结构相匹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供给质量和效益。

一是创新产品。应以“锦绣潇湘”和“伟人故里”品牌为引领,形成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湖湘文化符号”系列产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扩大新供给和中高档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二是创新业态。应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互联网、金融、农业、林业、工业、体育、医药等多业态全面融合,大力培育发展湖湘文化风情旅游小镇、研学旅游、中医药康养旅游、通用航空旅游、特色民俗、自驾车房车营地等新产品新业态,丰富产品供给,补齐短板,形成旅游综合新动能。三是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应以长沙为中心,以张家界为龙头,做大做强长株潭、武陵山、雪峰山、幕阜山、罗霄山脉、大南岭、环洞庭湖、湘粤赣“红三角”(郴州、韶关、赣州)区域旅游产业集群。要拓展新领域、优化服务、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更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旅游消费需求。

——调整旅游业人才培育供给战略,促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当前,旅游业人才开发面临供给少、素质差、待遇低、体制弱、流失多等挑战,高素质领军型、复合型旅游人才及新业态创新人才供给更是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旅游产业规模扩张、旅游质量提升、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突出瓶颈。人才是推动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解决旅游业人才“供需错位”矛盾,必须调整人才培育供给战略。

湖南是教育资源大省,拥有一大批知名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建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健全体制机制,完善产教协同育人模式,着力培养多层次、复合型、国际化、新业态旅游人才,增加旅游人才的有效供给,全面支撑旅游产业升级、服务高效化。与此同时,要强化人才政策的有效供给,重点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激励人才到基层一线发展,增强旅游人才供给结构对旅游产业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还要加强对旅游人才能力及素质的再开发、再提升,广泛开展人才升级培训,形成人人努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为将湖南建成世界旅游目的地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基地。

李克强总理所作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表明全域旅游将获得全新发展机遇。湖南应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高旅游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大力推进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全域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

破解旅游业管理体制机制僵化问题,核心是打破部门、条块和区划分割,形成多方联动、政出一门的全域旅游领导体制。应重点突出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优化要素配置,有效释放旅游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供给潜力,最终形成旅游经济增长新机制。一是统筹谋划,多管齐下,规范旅游管理部门、资源整合职权,强化政策集成,汇聚旅游业改革发展合力;二是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旅游投融资体制、市场监管体制、景区体制、旅行社体制、导游体制等改革,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和旅游环境治理,建立责权明确、执法有力、行为规范、保障有效、部门联动的综合监管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旅游市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

(王兆峰,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叶茂,工作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