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职业标签成职业偏见

2018-03-21 09:43:2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慕容辰逸]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所谓的职业标签,就是用一些特定词汇概括某一职业的特征。近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问卷就显示,86%的人认为职业标签普遍存在。而对于如何评判职业标签,很多人则认为容易产生信任危机,应减少标签化现象。(中国青年报3月20日)

将某一职业或群体贴上某种标签,其实是社会成员对该职业群体的刻板印象和评判。然而,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职业标签之所以能令人津津乐道,并为各群体口口相传,很大原因就在于这些标签多是负面的,甚至是一些带有讽刺意味的观点。之后被富有智慧的公众逐步提炼、升华,进而愈加吸睛和亮眼。

可见,职业标签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每个标签背后都有很多故事:有的是源于接二连三的负面报道;有的是群体光环褪去后,公众先前抱有的期望一下子落了空;还有的确实是该群体的少部分人职业修养欠佳难尽如人意……。同时,职业标签也不是短期内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一般都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累积过程。

如果要客观评价职业标签,从积极意义上讲,它们一定程度上算是“前车之鉴”,有“过来人”经验总结的成份。但更不能忽视其消极意义:职业标签多是想当然地以偏概全。“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更何况是某一个职业或群体。如果用通行泛化的“标签”,来评判一个独特的个体,肯定会谬以千里。

职业标签的广泛存在,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有的群体职业标签太过于“深入人心”,以致人们在与之交往过程中,很容易就产生了先入为主的盲目臆断。不管这种先入为主是好是坏,都会影响到理性和客观地分析,甚至有可能淹没了一些积极者所付出的努力;此外,职业标签还会离间群体间的信任和情感,不利于社会成员的融洽和谐。最典型的莫过于相亲市场中对各类职业、各类群体所贴出的一些标签。

汲取前车之鉴并不等于盲目参照职业标签。各群体间的信任融洽,需要我们逐步消解及至甩掉那些标签。作为饱受标签之累的群体,不妨将职业标签看成负面的激励,通过自己的努力,刷新人们对自身群体的认知;而一些行业协会等自治性机构,也应积极促成该行业职业道德和规范的建设。同时,群体之外的我们每个人,在与目标群体打交道过程中,应尽量持有冷静和理性的态度,更要摒弃不切实际的期望和幻想,努力消解职业标签产生的“魔咒”。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