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振兴乡村的“四个轮子”

2018-03-10 11:45:5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朱永华] [责编:印奕帆]
字体:【

为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省委补短板征集“金点子”活动,湖南日报、新湘评论、湖南人自己的银行——长沙银行联合主办“县域经济大家谈”征文活动,本期刊发朱永华来稿。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振兴乡村战略,这是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大布局,也是广大农村地区一次历史性机遇,对于农业大省湖南而言显然具有特别的意义。

历史机遇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发展有先后,成就有大小,能够抓住机遇实现率先发展,获取最大发展成就的只能是在机遇到来时创造了条件、做好了准备的地区。

未雨绸缪,抢占先机首先来自准确深刻的判断。振兴乡村既是党中央在新时期的重大决策,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大势所趋,这种趋势集中表现为以城市为中心的产业转型升级、要素转移和以农村为主体的新型产业勃兴和市场要素的空前活跃。就城市而言,新常态经济特征将日益显著,粗放型经济全面转向集约型经济,效率更高,效益更优,传统型工业转型升级,房地产业降温,智能型产业勃兴;在农村方面,要素市场和乡村产业将迎来新的变局——资本下乡、老板下乡、劳动力返乡,土地等资产随着政策的解放进入活跃期,“乡”字号的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绿色餐饮、传统文化、中医药等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而在农村和城市之间,一次蔚为壮观的“下乡潮”将应运而来,广袤乡村将成为资本和劳动力释放活力的壮阔舞台,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也将因此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振兴乡村战略为中国乡村发展带来一个崭新的时代风口,站在这个风口前,及时布局,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尤为重要。谁能尽早谋划,踏准政策和产业发展的节奏,谁就可以实现最早的爆发,谁就能赢得振兴乡村的最大红利。振兴乡村是一项战役性的系统工程,而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组织建设、制度保障构成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石,可称为乡村振兴的“四个轮子”,只有四轮驱动,才能顺利到达预期的目的,实现广大乡村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基础设施是基础。所有经济社会发展都离不开发达完善的基础设施,要充分利用现有国家发展的政策,完善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建设。在国家政策支持鼓励下,近年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而迎接即将到来的乡村振兴大潮,必须以更高的目标,按“美丽乡村”标准来筹划建设,而不只是按扶贫的标准,为全面的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产业布局是重心。各地农村必须做好适合区域发展、体现当地特色的产业布局。抢抓目前发展扶贫产业的政策黄金期,利用现在国家的产业发展基金,选准产业发展方向,打下产业基础。毋庸置疑,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中国文化的昌盛,农产品加工、餐饮文化、乡村旅游、中医药、电子商务等无疑是最具潜力的乡村产业之星,并且形成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的场景。布局产业关键点之一是突出乡村特色和内涵,体现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异质于工业的流水化生产;其二是产业的融合和产业链的构建,从发展时间来看,单一的产业结构难以形成合理的市场模式,进而难以维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组织是主体。未来乡村发展谁是主体?当然是是农民,但是肯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现代职业农民的集合体。而在组织方式上,以家庭为主体的联产承包将为适应现代农业产业的家庭特色农场、农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公司等公司化组织取代。加速培养这种新型农业组织既是适应产业发展规模化的需要,也是形成合理利益分配机制,化解潜在矛盾风险的现实需要。

制度建设是保障。旧有的产权制度模式约束了要素的流动,导致农村长期处于市场的边缘地带,从而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按照中央精神,深化目前已经拉开序幕的土地流转制度,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全面强化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重点在确认农村集体成员身份、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未来乡村发展需要以清晰农村产权制度为核心,涵盖养老、医疗、救济等领域在内的全面的制度框架的搭建,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振兴乡村战略是全国一盘棋,国家的大政方针、产业发展导向会根据全局情况适时调整,有放有缩。2020年以前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政策窗口期,之后的政策导向势必有所调整,例如非粮食生产用地肯定受到进一步限制。因此,抢抓脱贫攻坚期间的政策激励,踏准节奏,完成好布局和基础性工作,驱动“四轮马车”,就可能在振兴乡村的大潮中脱颖而出。

(作者单位 湖南日报理论评论部)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