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亟待深化细化

2018-03-04 09:23:3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罗黎平] [责编:刘茜]
字体:【

制图/张杨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

建设制造强省是湖南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作为建设制造强省的重要抓手,“继续实施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被写进了2018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当前,我省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原始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湖南科教资源丰富,区域创新能力较强,但全省20条优势产业链普遍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如湖南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产业的资产比重、收入比重和利润比重一直位居全国首位,但体现综合创新能力和制造实力的重大技术装备不多,许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成套装备与国外差距较大,导致重大装备、高新领域、关键设备严重依赖进口。

基础配套环节有待加强。省里筛选出的20条优势产业链,有产业基础、龙头企业、研究基础,基本形成了上中下游的产业配套发展格局,但大部分产业链的基础配套环节还有待加强。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其核心基础器件技术和产品全方位配套相对薄弱,磁悬浮产业为主机配套的核心零部件,大多数要从欧美企业采购。工程机械产业链的部分关键技术与海外先进标杆公司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基础配套件技术水平不足、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湖南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瓶颈。

产业链的空间布局与区域分工有待深化、细化。2016年我省已颁布《湖南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但尚未对产业链建设的空间布局和区域分工做进一步引导性规划。如株洲市的产业链行动计划确定了11个重点产业链,其中有8个是全省要打造的优势产业链,株洲市对这些产业链在株洲市范围内进行了全产业链布局——类似做法可能造成全省20个优势产业链被各市或者园区规划“切割”成多个自成体系的小产业链,既不能充分利用、整合全省现有产业资源,还会造成区域之间在产业招商与发展的同质化竞争。

支持政策须进一步科学化、精准化。当前,全省各地在产业链建设上存在不少施策不科学、发力不精准的问题。比如为核心企业进行配套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但银行的融资支持可能更偏向或偏爱大企业;一些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引导搭建的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基础研发平台建设相对滞后;一些政策没落到实处,如目前各地都制定了激励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框架政策,但还没有制定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具体政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广揽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区位选择直接决定了一个区域产业发展的繁荣与否。当前湖南工业产业链发展存在的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关键零部件配套难等问题,均与关键人才、高技术人才的短缺、流失存在直接关系。建议全省各地围绕20条优势产业链,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探索“订单式”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加快高技能技术人才培养,打造大批“工匠湘军”;加快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服务、流动和使用制度。

二是科学规划。当前省级层面的《湖南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没有对产业链的具体空间布局、区域分工进行细致规划与引导,导致地市州在规划与建设产业链中存在许多困惑。建议在省市推进机制上借鉴两型社会建设模式,即“省统筹、市为主”模式,尤其是省统筹的力度要加大。建议省政府就每一个产业链尽快编制出台发展规划,重点对产业链发展的空间布局、区域分工进行合理规划引导。

三是精准施策。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首先要对产业链上相关环节与企业类型进行有效识别,以避免公共政策与支持对象之间存在供需错位与偏差。在具体操作层面,鉴于政策设计与出台部门对于产业链发展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建议采取“政策众筹”方式创新政策供给方式,即就某一优势产业链发展所需支持政策及政策实施方式,借用互联网和新媒体,以问卷调查、征集建言等形式,面向全国相关企业、产业园区、孵化器、科研院所等展开广泛咨询,以资决策。

(执笔:罗黎平)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