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销国家”之失拷问文件严肃性

2018-02-28 10:21:5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立] [责编:印奕帆]
字体:【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教育局印发的红头文件(淮教宣[2018]1号)中出现一错别字,报效国家被写成“报销国家”,引发讨论。(2月27日 澎湃新闻)

报效国家与“报销国家”,一字之差,却表达了不同的意思和境界。江苏省淮安市教育局“报销国家”之失所引起的争论,看似是个小失误,却也反映出一些机关在文件印发方面缺乏应有的严肃性,以致发生错误,让红头文件失去了原有的规范性、严肃性,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淮安当地发文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即是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主题开展相关教育活动。这项活动,重在激发和强化学生读书意识,以此提升国家责任感。其初衷是好的,应该值得提倡。但是,在把握印发文件和印好文件、落实好文件这一环节中,却出现了不应有的疏漏。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印发文件是常有之事,工作人员也都见怪不怪。也许出于这样的认识,此次文件印发也就没太放在心上。但是,凭心而论,公文出现错别字,尤其是公文一大忌讳、致命点。如果这个基本要求都会被突破,文件的严肃性也好,指导和推进工作也好,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

印发文件首先是一项工作,这项工作的目的是推进另一项工作。因此,印发文件出错,暴露出该单位在文件印发中态度不实、把关不严等问题。文件印发,从撰稿、核稿、签发、复核、缮印、校对、盖印、登记、装封、归卷等诸多处理环节,每一个环节对文件质量,都能起到疏漏核查的作用。但是,从报效国家到“报销国家”的一字之失,显现出工作人员常识性的错误。

在发现文件有误后,淮安市教育局迅速进行了回应,并及时承认了错误,向公众致以歉意,这是应有的担当和有错必纠的态度。事后的补救,确实挽回了涉事单位造成的影响。但相关单位能否举一反三,真的从中汲取应有的教训呢?

文件严肃性的争论,从早些年红头文件卖烟酒到为个别犯错误干部求情“背书”,这些明显的、违法违纪的挑战文件严肃性的情况正在得到整治。但是,诸如像“报销国家”这样的“瑕疵”,像八股文式、复制粘贴的公文还时常在相关单位的文件中可以找到身影,有的连署名单位都没有更改,这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出现这样的错误,要么是心不在焉,要么是习以为常,要么是管理松软,各个关口“失守”,更不用说明显违纪违法的红头文件了。不管是哪一种“犯错误”的红头文件,都拷问着文件的严肃性、规范性。

红头文件是行使权力、推进工作的载体,最终应该维护和强化权力,落实工作。“报销国家”之失,则让权力处于被嘲笑的尴尬之中。这类失误,既需要从操作技术层面上加以管理,更需要从思想认识、明晰责任等方面纵深推进,还要从根治文山会海、转变文风会风等根本性问题上入手抓起,这样,才能避免这类低级错误再次发生,真正开展好相应的工作。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