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父母“过度关爱”宣战?还是固化思维的锅

2018-02-08 11:17:5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彬]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在父母和外人眼里,王猛(化名)符合所有“别人家孩子”特征: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然而,这一切光环的背后,却是王猛和父母的决裂:12年前,他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他甚至还准备再到北大读个心理学方面的博士,以解决自己长期压抑之下的心理问题。他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近日,他写下万字长文,并发给了一些要好的朋友,告诉这些年轻的父母“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1月30日 红星新闻)

这位高材生以如此极端的形式对父母的“过度关爱”进行宣战,可见是积怨已久,已到了不得不发的地步。父母的教育和关爱这种属性温暖且较为纯粹的方面,却能让子女存在“厌恶”与“排斥”等不相称的情绪,且不仅不随着时间推移而淡化,反而越来越浓烈,直到将其逼到了临界点,让“决裂”成了现实。这背后耐人寻味,也值得深刻探究思索。

具体看,其厌恶父母的落脚点在于父母的“肆意操控”、“冲突”和“炫耀”,以及缺乏亲情。在他的思维认知里,父母的爱逾越了自我的底线,不仅没有“以爱滋润内心”的实际意义,反而还对“自我心理”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通俗一点说,就是父母把他们理解的“好”,他们的喜好和意志强加给自己的子女,而没有结合设身处地去与子女换位思考,这便衍生出了控制欲,也让子女没了存在感和自由感。问题的症结就在于父母那比较偏执固化的“自我思维”,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埋下家庭关系僵化的祸根。

不过,那位“高材生”歇斯底里抵制父母,且把问题的锅全甩给父母,本身也是一种“自我思维”偏执且固化的现象。而其给自己父母贴的那些标签和具体的看法,还有之后的排斥和厌恶,其实也是自己主观想象的一种状态,并不意味着真实与可靠。

因为其并没有看到自己的问题,也没有在保持一个正常心境的情况下,学着去反思,去主动沟通,让自己去理解,去适应,去改变,去让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变好,让家庭关系回归正常。而更多的是站在自我道德高地上去审视父母,把自我感受放大化。比如,仅仅以一句“我给过他们机会了”来进行任性的敷衍,而且,这些所谓的机会也大多停留在自认为的阶段,并不真的是实实在在靠谱有效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这位“高材生”与父母的"过度关爱"宣战,其实也是在向自己宣战,如此,可悲之处便体现了出来。

虽然这位“高材生”与父母决裂的行为本身值得商榷,但其所体现出的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的那“自我思维”偏执且固化的问题,确实能触动我们绝大多数人,并引起现实共鸣。毕竟父母子女相处和家庭教育这事,是普遍存在的,主客体之间是相依相连的,主体既然有了,那纠结和矛盾等客体因素也必然随之而来,这里当然也包括那固化的“自我思维”,这都是有相通性的。

但是还要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子女相处和家庭教育在岁月长河的漫步中,自身也能产生一种对矛盾和纠结进行“愈合”的力量。这力量的积累自然也需要父母与子女彼此进行沟通与协调,进而在“愈合”中将“自我思维”等问题调控在一个合理区间里,实现修补彼此关系的漏洞,真正净化家庭“空气”的现实目的。

正常的状态应该是,父母与子女双方会在摩擦碰撞中成长,逐渐加深关系和对彼此的情感依托,而不是在摩擦碰撞中彼此污化,干扰家庭环境,影响家庭关系,甚至将异化了的心理和负面的情绪蔓延到社会层面上去。这一点也需要所有家庭明白,并在内心深处表示真诚的认同。

所以,与其对父母"过度关爱"宣战,不如挣脱心理上顽固不灵活的“乾坤圈”束缚,拉着父母一起,对彼此都存在的早已被异化的“自我思维”宣战。反之,若意识不到真正问题,却又过于苛求对方,只会让自己陷入更长久更痛苦的煎熬之中,难以自拔。

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别做“套中人”,别被自己的固化思维套住。要坦然些,自然些,学学古人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宁静心境,不去纠结自己想象出来的得失,而是要把眼光落在自我成长和蜕变中,落到父母子女关系正常合理的相互依托上和所处家庭环境的欣欣向荣上,让亲情回到其原本模样。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