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过劳死学习也是一种权利

2018-02-07 08:55:16 [来源:潇湘晨报] [责编:曾晓晨]
字体:【

最近有一则消息:安徽六安裕安区一位医生猝死了,年仅31岁。他有着和绝大多数医生类似的经历:连轴转,又忙又累,积劳成疾……不幸的是,别的医生硬撑了下来,而方培虎却再也没能在值班室内醒来。事情发生之后,当地卫计委发文,号召广大医生向该医生学习。这件事引发了网友的讨论。(2月6日《人民日报》)

这位猝死医生,其奉献精神,当然令人感动,上级部门要求广大医生学习他的奉献精神,应该没有问题,但如果是号召“拼命奉献”,为了工作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不仅是医务人员会反感,公众也难接受。因为这种“拼命奉献”的号召,首先是不人性,是对生命价值的轻慢,价值取向是扭曲的。

不管是医生,还是任何岗位上的劳动者,他们首先都是血肉之躯——奉献能力是有限的,而每一个劳动者的个人价值都应受到尊重;一位医生因为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最终因过劳而失去了生命,上级部门号召广大医生向过劳死的医生学习,实际上是对医生群体个人价值的不尊重。在出现医生过劳死事件后,上级部门首先应当反思:造成过劳死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医生超负荷的工作状态,避免再次出现这种情况。

连轴转,又忙又累,是因为患者太多而医生数量不足。这种情况下,首先满足患者就医需求,让医生做超值奉献,或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如果让医生群体牺牲合理权利,放弃休息甚至健康权成为一种常态,患者得到救治,而医生们积劳成疾,劳动法层面的合法性,个人价值上的公平性,都是值得讨论的。更不能用树立典型形象,让从业者向先进人物学习,来混淆奉献精神与个人权益、个体价值的概念。这种重荣誉,轻生命的价值取向,充满了陈腐和虚伪的味道,与现代文明价值观格格不入。

因而,动辄要求人们以献出生命的从业者为榜样,并不合理。而如果“向因公殉职者学习”的号召未必是上级不重视人性和生命价值,上级也没考虑这么多,那是不是某些官话行文上的套路导致了我们的误解?

“对不起,我不要向值班猝死医生学习”,是公众价值意识觉醒的表现。而不学习,也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应受到尊重和保护。

马涤明(内蒙古职员)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