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术协同,构建高校“大思政”教学体系

2018-01-23 07:41:59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曾晓晨]
字体:【

■导读

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人们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毛泽东主席曾指出“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一定要批判不问政治的倾向。一方面要反对空头政治家,另一方面要反对迷失方向的实际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政教育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中,如何更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立德育人、传播正能量等至关重要的作用?湖南日报特约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陈万球 郭华 张明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如何实现思政课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我们认为,应通过“道术协同”——“道”指道理或思想,“术”指专业知识——构建以第一课堂(理论教学)、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第三课堂(网络教学)为主线,多学科、多指向、多路径联袂打造优质课堂的“大思政”教学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有信仰有能量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提升知识高度,推进第一课堂教学协同创新

第一课堂是指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理论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理论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主阵地,内涵丰富的专业课、立德育人的思政课就好比优质底汤与盐的关系。推进思政课与其他各类课程理论教学的协同创新,具体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将专业课教师请进思政课堂。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优势,深化学生对思政课程教学目标的理解。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的主题是“世界的物质性”,可邀请物理或材料学院专业课教师来讲物质的组成,让学生理解世界的本体是物质的,从而形成唯物主义观点。再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第四节的主题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可分别邀请法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课老师来讲“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

另一方面,将思政课教师请进专业课堂。充分利用专业课中丰富的思政素材和德育资源,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如同学们在文学理论课中赏析《红楼梦》时会发现,曹雪芹对大观园中一众女子美的描绘是完全不同的,可谓“各美其美”。在这里,请思政课老师来讲“矛盾的特殊性”,其意境就能更上一个层次。比如上海某大学在《时代音画》课程中讲授国歌专题时,音乐学院教师先从专业角度介绍了自1880年以来九首国歌的特点,随后思政课教师对不同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总结出“国歌的演变史就是中国人民的奋斗史”。

累积知识厚度,推进第二课堂教学协同创新

第二课堂是指在理论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在业余开展的各种以拓宽拓深教学内容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相比理论课教学往往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但是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也有局限。一则思政课多为大班教学,一个老师带领几百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难度大且难以实现预期目标;二是思政课的实践强调体验和感受,学生容易产生“为实践而实践”的感觉,效果因此大打折扣。

推进专业课和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创新,有益于解决好上述问题。因为每所高校各个专业基本都有自己的实践基地和专业实践计划,如果在其中有针对性地穿插思政课实践教学,将会出现“共赢倍增”效应。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在专业实践时,专业老师会引导他们发现:建筑材料的绿色创新、建筑设计的智慧创新、建筑结构的科技创新是他们专业发展的根基、支撑与方向。而这正是思政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等章节的教学目标。让两者同向同行,既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还能更好实现道术融合。

此外,美术专业老师组织以德育教育为主题的书画比赛或展览,音乐舞蹈专业老师排演红色经典艺术剧目,理工科类专业老师请本领域的名师大家讲述思政教育对他们学术研究的影响等等,都是专业课与思政课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协同创新。

拓展知识广度,推进第三课堂教学协同创新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网络是他们的“第三课堂”。但这个“课堂”的内容却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因此,网络必须成为思政教育新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实现思政课和专业课在新媒体新技术中的融合,就是要善于通过以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为主体的一切网络交流传播系统进行网络教学,实现课程双重教学目的。

融合的具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在录制专业慕课微课时,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嵌入思政课教师授课核心内容;根据思政课教学主题,制作一批道术融合的案例文字或影视资料供学生浏览学习。如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主题,可请专业课老师录制或收集一批因志存高远又做事踏实从而取得突破性成果者的案例小视频;邀请专业领域大家讲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学习和工作产生的巨大影响,并录制成视频放至网络平台供学生点击播放;组织微视频大赛,让学生录制本校本专业朋辈中道德高尚、精神丰富、生命饱满者的生活点滴,将优秀作品置于网络平台进行广泛传播。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