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产业项目支撑 助力园区“三次创业”

2018-01-09 07:45:2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庆年] [责编:欧小雷]
字体:【

周庆年

产业是发展的“牛鼻子”“命根子” ,聚焦产业抓发展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日前闭幕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把狠抓产业项目作为推动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决定2018年在全省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并作出了“五个100”的重大部署。这向全省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就是要一心一意强产业、大刀阔斧抓项目。

长沙高新区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在湖南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中当先锋、挑重担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特别是去年以来,高新区把项目招引、项目建设、项目服务作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进一步营造了“项目为王”的新氛围,交出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单:全年共铺排项目293个,其中政府投资类项目217个,总投资202亿元;社会投资类项目76个,总投资570.7亿元。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700亿元,年税收达55亿元。北斗微芯、通号·长沙总部、回旋加速器-PET药物生产基地、免疫细胞临床技术转化基地、绿曼生物科研生产基地等一大批高科技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军民融合等优势产业不断提档升级,高新区向全国一流园区迈进的“三次创业”浪潮正蓬勃兴起。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包括长沙高新区在内的全省产业园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从宏观环境上看,当前仍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加上受经济下行压力、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企业投资相对越来越谨慎,项目筹资相对越来越困难,项目引进难度不断加大,项目总量不多、质量不高、基础项目偏多、产业项目偏少的问题依然突出;从微观环境上看,企业融资贷款难是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由此造成部分企业停建停工的现象时有发生;高精尖人才资源紧缺,企业缺少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应用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较为普遍,制约了企业发展和项目推进;科技创新“孤岛现象”依然存在,很多科研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墙内开花墙外香”,真正在本地实现产业化的只有10%左右,远低于深圳等城市40%的水平;政府部门、高校院所、产业园区、企业实体、社会资本等之间的协同创新合力须进一步加强;“创新主体+创新链条+创新环境”的全域性创新体系有待完善。

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从多个层面着手——

一是打造更高层次的产业创新平台。坚持将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及时把创新成果变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聚焦优势产业抓创新。围绕优势产业发展组织科技攻关,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在“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军民融合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突破,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引领优势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聚焦成果转化抓创新。加快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建立创新联盟,走出一条从实验室到市场化、产业化的新路子,从根本上消除科技研发与实际应用之间的“两张皮”“剪刀差”现象。聚焦市场主体抓创新。进一步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成为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并在政策上倾斜、要素上支持、平台上共享,把创新资源投向企业,把创新服务提供给企业,确保在未来几年内创新型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大幅增长。

二是完善更高水准的产业配套链条。立足资源禀赋和现实基础,以主导产业为依托,进一步建链、强链、补链,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健康产业生态链、生态圈。着眼产业整合全面发力。在纵向整合上,围绕主导产业抓配套,贯通“上下游”链条,实现“全要素”生产;在横向集聚上,围绕配套企业抓壮大,“裂变”出新的龙头企业,进而带动促进更多企业的发展和聚集;在跨界融合上,依托大数据等纽带,积极打造“互联网+”品牌,提质提档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在融合创新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着眼产业招商精准发力。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引资、引智、引才一起抓,研发机构、产业基地、创新团队一起引。更加注重精挑细选,在精准、舍得、执着上下功夫,聚焦产业链高端抓项目引进和项目布局,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民营500强,瞄准“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对符合条件并有意向的以钉钉子精神盯住不放、一抓到底。

三是营造更加适宜的产业项目生态。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必须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生态。优化支持项目建设的政策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更加彻底的“放”、更加有效的“管”、更加精准的“服”,简化行政流程,降低办事成本,实现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业创新活力最强,形成规范的“亲商”“爱商”“护商”制度氛围。健全服务项目建设的常态机制。以务实的作风服务项目建设,以改革的办法推进项目建设,压实工作责任、安排专人负责、定期分析调度、主动上门服务,全力破除束缚产业项目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各种困难问题,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提高项目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作者系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