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日产日清”是一堂公民道德课

2017-12-11 13:25:1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史扬帆]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村子里‘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垃圾日产日清行动给了我们村民真正的实惠。现在我们不仅要做到每天清理垃圾,还会根据村上的要求,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将垃圾进行分类。”12月1日,中江县太安镇村民许世友指着干净的路面,说起中江县刚施行的垃圾日产日清行动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喜笑颜开。(12月11日 四川日报)

好习惯的养成是长期的产物,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垃圾分类也好,农村垃圾治理也罢,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在一些地方推进得很快,效果也很不错。究其原因,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固然重要,但不是全部的因素,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自觉自愿的参与方是农村垃圾治理破冰前行、稳中向好的根本原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江县推进得“垃圾日产日清行动”具有一定的示范性,是一堂生动的公民道德课。

农村垃圾清理何以难,很大程度在于群众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没有养成自觉清理、按时清理、分类清理的好习惯。村委会的鼓励倡导很重要,甚至可以聘请专人来负责环境整治、垃圾清理,但这种“撒花椒面”的效果并不好,最多只能顾及几条主道,村民的房前屋后、小巷小院的治理,还得靠自己。门前三包责任制是个好办法,村两委通过与每位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以户为单位,自己“包卫生、包整洁、包绿化”,把单元分得更细、责任落得更实了。

“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农村垃圾治理不能空喊口号,还得实打实地去行动落实。这其中,势必会借助一定的形式和载体。集凤镇拱桥村动作很快,第一个吃螃蟹,率先完成了全村垃圾“日产日清”,究其原因,与制订执行卫生公约不无关系。“刘家院子卫生公约”既耀眼醒目,更是由村里的父老乡亲共同制定的遵照执行。“如果有谁不遵守公约,大伙都要数落他。”每月的卫生评比考前的还会受到表彰。在强大的监督和激励之下,垃圾“日产日清”还真就做了下来。

同样做到的,还有辑庆镇青云村,好习惯滋养了好村容,好村容背后必有好习惯。正如村民李素华所讲,“在村上的带动下,我们村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垃圾桶,塑料袋、烂菜叶、瓜果皮等垃圾分类进桶,大家素质越来越高了,环境也越来越美了。”农村垃圾治理本就是一件实事好事,各方皆能受益。在推进过程中,青云村村委会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了卫生监督管理小组,通过评分制进行奖励,村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激励。

改造农村环境,提升农村“气质”,打造和谐宜居的美好家园,离不开作为个体的每一个公民的贡献,类似中江县“垃圾日产日清”激发个体能动性的做法还可以再多一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