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化情感”难以产生共鸣

2017-10-24 15:18:1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冷洋]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她专科我名校毕业”的话题在微博上引发热议。某名校毕业生相亲时遇到一姑娘,但因为姑娘的学历问题纠结了一个星期:自己是知名高校毕业,但女孩的学历并不高……不少网友纷纷就相亲吐槽:因为学历差距很纠结。(10月24日中青在线)

不少相亲者对“门当户对”的要求是一种“宁缺毋滥”下绝望的荒诞,将学历门槛纳入情感量化标准后的偏执,不应由“人云亦云”来为其埋单。“学历化情感”只不过是“相亲鄙视链”的具体化延伸,专科与名校之间的心理博弈,无论再精细地左右权衡,也始终无法呼唤出真实情感的共鸣,以学历高低作为是否有“共同语言”的借口,其实是“伪三观”沾染上了固执后的片面。

或许“有志青年”会站出来狡辩,认为情感建立在学历前提上并不是偏见,而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毕竟在人生大事上,除此之外,他们似乎并不能再为自己做些什么。其实背后的逻辑都是一样,想通过“相似背景”家庭之间的结合,来保持目前相对还可以接受的生活标准,这就是现实!

在漫长的中国传统社会中,门当户对一直是婚姻观念中秉持的原则。即使这种观念从“新文化运动”以来被不断批驳,但潜在价值观念的根深蒂固,始终以不同的表现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呈现着。这好比80年代能够找到一个工人作为结婚目标的,也大多是工人。随着90年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学历逐渐开始在婚姻上有了区分度,“共同语言”也以一个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人们对学历“挑肥拣瘦”的大浪之前。

对于十年寒窗苦尽甘来的莘莘学子们来说,学历是来之不易的,这一用血汗拼搏而来的资本是不能被随意挥霍的。所以,强行给情感加上学历条件,看似故意刁难,其中又掺杂了多少对于“收获”的难舍难分?在婚姻的选择上,恰好满足了学历的“中产者”尽可能地阻挡底层向上的可能与尽可能减少自己下滑机会这两个方式,其实这就是一种“学历联姻”。这种顾忌阶层流动而产生的焦虑和恐惧,让不少执着的人始终不能放弃,至少自己的下一代成为社会精英的机会,所以“学历化情感”并不是选择了情感,而是选择了一种社会关系。

公园里为孩子“明码标价”征婚的父母们,总想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倾诉给向往一段“天真”美妙爱情的“小年轻”听,不断用自己骄傲的态度,审视着眼前人们的幸福。在新的“人生格局”中,“学历化情感”只是“功利”两个字的一种缩影,相比金钱、户口,它似乎离世俗远一点,但却也打散了多少似曾相识的苦命鸳鸯?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