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校讯通”走在利益勾兑之路上

2017-10-16 09:15:4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郭元鹏] [责编:印奕帆]
字体:【

目前,海口市一些小学依然在使用“校讯通”,家长虽然不想开通,但是担心学校不高兴,也只能无奈办理。海口有关部门回应说:开通“校讯通”坚持的是自愿原则。而江苏省徐州市做法就很好,徐州市教育局下发了一个专门通知,要求局直属各学校一律不得使用收费的家校信息沟通平台,引发关注。(10月15日《新京报》)

我们为海口有关部门的狡辩所不耻,我们为徐州有关部门的叫停所鼓掌。但是,叫停“校讯通”,不再使用“校讯通”还需要等红头文件吗?还有必要等通知吗?

“校讯通”在一个历史时代,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在那个时代里,“校讯通”是家校沟通最快捷、最方便、最简单的载体。以往的时候,老师布置作业,沟通家长,要么需要让孩子记录下来,要么需要亲自家访。而有了“校讯通”之后,只需要群发一个消息就可以了。纯手机时代,“校讯通”成为便捷的沟通工具。也因此,那个时候“校讯通”很火热,所有学校都与运营商联合开通了这种服务。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前夕,“校讯通”早就成为了阑尾,留着不仅没有什么作用,反倒是激发了家长的反感。综合来看,“校讯通”目前承担的责任,还是发布作业题目,还是与家长沟通,有的时候还会发布“家教知识”,似乎也能起到作用。问题是,如今是一个沟通载体多元化的时代,很多沟通载体不仅比“校讯通”更方便了,而且不需要花一分钱。比如,QQ和微信。比如,QQ群和微信群。这样的沟通交流载体一分钱都不需要花,最为关键的是可以实现“顺畅的沟通”。想用汉字沟通可以,想用语言沟通可以,想用视频沟通也可以。所有家校沟通都可以在这样的载体上完成,何乐而不为?

事实上是,一些学校,一些教师,早就借助QQ和微信,建立了沟通平台。只不过是,在建立这些平台的同时,依然保留了成为鸡肋的“校讯通”。为何还保留“校讯通”?道理不言而喻,不是为了沟通,而是为了赚钱。在这个过程中,运营商会给学校一定的利益,这也就是“校讯通”任性而为的原因所在了。

不管“校讯通”是不是坚持自愿的原则,其都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因为这种模式早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交流需要了,不仅没有必要保留,而且也算是一种“垃圾短信”。

徐州市教育部门用红头文件的形式叫停“校讯通”是个好事情。问题是,如果没有红头文件叫停,“校讯通”就能依然活着吗?“校讯通”通往的是利益勾兑之路。

确实,很少有地方发布红头文件叫停“校讯通”。但是,“不再使用校讯通”,压根就不需要等红头文件,早就该寿终正寝了。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