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乘机特权有助于制度性公平

2017-10-13 09:03:3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英] [责编:曾晓晨]
字体:【

日前,民航局发布明传电报《关于取消签发和使用公务乘机通行证的通知》,决定从2017年10月15日起取消签发和使用公务乘机通行证。这意味着公务乘机“搭便车”现象将退出历史舞台。“以后再也不能拿着‘红单子’直接批票坐飞机了。”一位民航内部人士坦言。(10月12日《北京日报》)

“公务乘机通行证”一开始是为了简化流程,方便机务保障人员执行任务用的,也就是俗称的“加机组”,管制员、签派员、飞行员、局方检查代表甚至是民航机务实习人员,只要出于公务需要,便可申请签发公务乘机通行证直接批票坐飞机。

原本是为了方便工作,事急从权而制定的特殊措施,却因为其带着方便的特性而成为了不少人的“变通之道”和寻租之法。就民航局发布的消息来看,之所以要取消签发和使用公务乘机通行证,主要原因是发放证件基数增长,有些地区存在审批不严格等问题。显然,正是因为审批不严格,才直接导致了发放证件基数的增长,如一些机务保障人员公器私用,频繁在计划外“加机组”,甚至让亲友“搭便车”免费乘机,这样一来,航空公司的利益无疑受到极大损害,额外付出了不少运输成本。

“特权”一旦出现,便很容易逐渐蔓延。对于那些可以获得免费乘机便利、同时获取这种便利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人来说,很容易就会将这种便利“惠及”身边之人。而在“集体行动逻辑”理论中,“搭便车”心理是最为常见的,尤其对于公共资源,只要有可能,人们便都会想着去分一杯羹。有民航业外部的工作人员就隐晦透露,一些公务人员也利用“公务乘机通行证”这一利好,突破“出差应尽量选择乘坐经济实惠的交通工具”的要求,搭上了免费乘机的便车。

此次民航局发布通知取消签发和使用公务乘机通行证,无疑是想要杜绝这种越来越频繁的“搭便车”行为,同时打破出行中的特权现象,让飞机回归其公共资源的本质。一种看似“搭便车”的行为,实际上牵涉的是腐败问题。与工作无关,却占用公共资源,造成了公共成本的损失,更关键的是,大部分人并不将其视为腐败,殊不知腐败正是始于这种看起来属于小利小惠之事。同时,当这种“搭便车”的范围逐渐扩大,对其他老老实实买票乘机的人便造成了制度性不公平,而制度性不公平是最容易催生民众不满的负面因素。

公务乘机的“搭便车”式特权只是一个行业和领域的问题,一个公平的社会就应该消除各种特权,如今举国上下都在反腐,从“老虎”到“苍蝇”,都没有轻易放过,那么对于利用便利占用公共资源的揩油行为,也应该列入反腐内容。如今取消公务乘机通行证,无疑开了个好头,对我国目前还依靠高票价和政府补贴而生存的民航业也大有裨益,可谓一举两得。

特权对于人们来说,用起来舒适,割舍起来可能困难。也希望民航部门以此为戒,不再开特权的口子,让民航业的发展在公平的制度之下持续前行。

■本报评论员 张英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