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颗脉冲星,中国天眼证明了什么?

2017-10-11 15:03:2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宋义] [责编:印奕帆]
字体:【

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和国家天文台举行发布会,发布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取得的首批成果。FAST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目前已通过系统认证6颗脉冲星。(10月10日 央视网)

位于贵州省喀斯特洼坑中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启用。 FAST是国家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为当今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首次的“成果展”,就发现6颗脉冲星,消息一出,FAST再成全国“网红”。

6颗脉冲星的新发现,证明了科研设备对科研水平的重要性。对脉冲星的观测,一直是各国天文学研究的“宠儿”。FAST的“首战”成果斐然,是我国射电望远镜历史上首次发现脉冲星,为我国的天文学研究再添新的“制胜法宝”。可以说,FAST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强调了科研设备对科研水平的重要性。没有高水平的研究设备,研究工作就步履维艰。高精度的观测器,超性能的计算机,标准化的实验室……一系列优质设备是科研活动的“助跑器”,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更为全面的资料,为科研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撑。

当前,我国的很多科研设备已经可以比肩国际一流水平,银河计算机、FAST射电望远镜、天宫一号、墨子号等,一大批顶尖的科研设备更有利于催生出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但是,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研设备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在某些领域,设备落后、资料老旧的情况依然存在,成为研究工作的“拦路虎”和“绊脚石”。“磨刀不误砍柴工”,加快科研设备的更新换代已迫在眉睫。一方面,用好“引进来”策略,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机器设备,为我国的科学研究“添柴助威”;另一方面,坚持“自力更生”原则,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突破原有理论,研发新型设备,为科研设备的自主创新“夯基垒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研设备的先进与否,关系到我国科研水平的高低。FAST成功探测6颗脉冲星,一举将我国天文观测水平推向国际前沿,再次向我们证明:“利其器”助推“善其事”。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