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好日子养出弱孩子”的社会尴尬

2017-09-15 08:39:03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欧小雷]
字体:【

女子800米纪录是1977年创造的、女子100米纪录要追溯到1979年、男子110米栏纪录为1981年创造……据我国东北某省会城市学生体育艺术发展中心的统计,当地的中学生运动会纪录普遍“沉睡”多年,有的项目甚至40年无人打破。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中小学生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体质下滑引发“好日子养出弱孩子”的担忧,被广泛关注。(9月14日 新华社)

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和运动能力问题这些年一直颇受关注。每年的中学、大学军训,不少人连跑800米都极其吃力,更有孩子进行强度稍微大一点的运动时就会晕倒,俨然已经成了需要小心轻放的“玻璃人”。与之相关的是,这些年青少年肥胖症呈高发态势,不少孩子因体重超标等问题导致了患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近日,广州市教育局公布的2016学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结果显示,对比《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优秀率仅2.6%,不及格率达16.2%,重度近视率为49.8%。据中国教育协会体育分会会长毛振明介绍,30年来,包括体能方面的跑、跳、投掷等指标,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国家标准一直在降。这个数据比起发达国家的学生体质来说,确实相差得有点远,也确实让人忧心。

提升中国孩子的体质已经成了重大问题。有业内人士就提出,“三张皮”没有缝成“一件袄”。这“三张皮”指的是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因为这三者之间缺乏支撑和内在联系,所以没有形成有益于中国青少年加强锻炼、提高体质的良好环境,也就是没有缝成“一件袄”。

其实不难理解。从学校体育来说,尽管近年来教育部门在体育方面花费了力气进行课改,譬如在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把小学三到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增加为目前的4节,高中每周2节增加为3节,同时要求 “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体育课时”。但是,体育课在不少学校并没有真正开起来,相反,很多时候被其他课程占用。而课后,各种各校的培训也几乎占满了学生们的时间,竞争激烈的中、高考在家长和老师看来显然比体育锻炼更重要,这使得孩子们难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另外,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方面也没有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社会方面,开放的体育场地太少,收费的体育场地太贵;竞技方面则是特色体育项目不多,且学校、社会没有形成一种体育文化,无法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竞技类体育中来。我们不妨跟国外比比,在美国,仅体操一项,其社会体育组织就有5000个左右,同时他们的校园体育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衔接紧密,一些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跻身为奥运选手,这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三张皮”极好地缝成了“一件袄”,在这方面,我们确实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生活条件越好,养出来的孩子却越弱,这无论如何都是不正常、不可取的,提升孩子的体质已经刻不容缓,这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一起破解这个难题。■三湘都市报评论员 张英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