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了感情伤了钱

2017-09-11 09:42:5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东飞] [责编:蒋俊]
字体:【

前几天教育部还在强调,网络贷款机构不准向在校大学生放贷。很多人关心一个问题:这些大学生到底为什么要去贷款?借钱自然是各有各的理由,有的是创业需要钱,有的是买时髦电子产品需要钱……今天本报A05版报道的一起个案中,女大学生小唐是为了“男朋友”出国培训贷款6800元。

注意,“男朋友”打上了引号,表明这个身份是成问题的。两人认识了3个多月,压根就没有见过面。有一首很古老的歌里唱道:“你未曾见过我,我未曾见过你,年轻的朋友一见面,情投意又合。”现如今网络时代,年轻的朋友们情投意合连见面这个条件都省掉了,通过打游戏、聊天、发红包,就彼此把对方视作了“男女朋友”。

这里甚至不能用“彼此”这个词,因为将对方看作“男朋友”的只是女大学生小唐而已,至于对方有没有把她看作“女朋友”,难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男子报上来的姓名是假的,“签了一家上海的经纪公司,需要出国培训”的借钱理由几乎也可以肯定是假的。因为知情人说,去年这名男子还在河南上蔡县的一家小吃店里打工。男子发给小唐的“外国培训”照片,全部是网上下载的。自然,他发给小唐的本人照片也不可能是真的。

如果小唐稍有生活经验,从一开始就能识破男子的骗子面目。第一次借钱,男子只开口借了100元,理由是自己为实现明星梦出国培训,所有的经费都筹措齐整了,就差了100块。怎么样,这个套路大家是不是很熟悉?据说国外的乞丐会在自己旁边竖一个牌子,上写:我的梦想是筹到100块钱,现在就差你的1块钱了。乞丐这么做属于“机智”,因为他们的乞丐身份是明确的。“男朋友”这么干就是不守规矩了,你还没有亮明自己的骗子身份呢。

女大学生小唐以为自己在跟对方“谈感情”,其实3个月来谈的都是“钱”。一个“男朋友”,3个月借钱6800,平均每月2000多,这还不是骗子吗?虚构身份,编造理由,频频大额度“借”钱不还,这些特征只能等于一个词:诈骗。现在的骗子,已经高级到即便你身无分文,也能骗得你去借去贷的地步。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警惕啊年轻人,以后不知根知底的人,最好不要谈什么感情。小唐的教训告诉我们,谈感情伤钱。

评论员周东飞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