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频变脸,“部编本”能否力挽狂澜

2017-08-21 10:03:3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骆建领]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根据教育部通知,今年9月起,全国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将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部编本”语文教材。初中教材则减少课文篇目,增加了增加了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写作的“份量”。(8月19日《法制晚报》)

我国语文教材改革,从最初“一纲一本”到现在的“一纲多本”,在众声喧哗中分分合合,终于众本归一,以“部编本”的到来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据了解,目前小学语文有12个版本,初中有8个版本。这些版本的退出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一纲多本”的实践并不尽人意。此时,“部编本”的横空出世能否力挽语文教育狂澜,又会对教师语文教学造成怎样的影响?

回想,去年还在为语文版修订教材培训热血沸腾,而今又不得不疲于“部编本”的紧张教研中。作为基层语文教师,相信有不少同病相怜者,也有不少人疑惑甚至迷茫。中小学语文教材究竟要怎么改?课文删了增增了删,调过来换过去,难道就是教材改革?与之相匹配的课堂教学又该如何改?可能最为头疼、最为折腾的就是广大一线教师。

我们知道,新教材就意味着新理念。以人教版为基因的“部编本”自然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强化以阅读和写作为主体,以阅读为核心的格局;细化语文知识与能力点,倡导“一课一得”;建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结构;优化并明晰写作层次训练,大大增加古诗文分量,等等。这些教材编排变革,也必定催生课堂教学的变革。反过来说,即使教材改得再好,课堂教学如不能有效改革并与之适应,语文教育的效果就无从谈起。

当然,我觉得“部编本”中语文教学的问题依然很明显。比如,力求“一课一得”就需教师明确文本的教学重点和目标,不能再多而不当。要讲精、讲透一点,你就要有精益求精的能力。同时,还要兼顾单元、年级甚至学段,做到有层次且避免低水平重复。这表明,你不能再为讲课文而讲课文。你的理念是否能迅速更新,知识和能力储备是否足够。再如,阅读教学倡导的“三位一体”“1+X”,如何保证自读和课外阅读的引导,如何实现预想中的阅读量,这点教材似乎也在犯愁。还有,写作教学尽管经过细化变得更具操作性,但写作知识和技巧如何讲透,如何实现写作、修改和评讲训练,这些在很多教师那里恐怕依然无解。就算“部编本”一直强调的阅读、写作兴趣,如何激发和培养,写作的感知和思维(如观察体验、联想、想象、逻辑等)如何训练,并没有给出可行性教学方案。此外,古诗文大量增加,教师该如何安排教学计划,学生又该如何学习和把握?

温儒敏先生说,教材教材,编的再好,也只是用于教学的材料和文本。退一步说,如果“部编本”不能有效为“以阅读和写作为主体,以阅读为核心”的语文教学规律,提供切实有效的知识和能力体系、阅读和写作训练体系。教师们不能迅速具备这些能力。我们的新理念、新目标,可能还要长时间处于设想阶段。

如果再考虑到中考,教师们又该如何协调考试内容与“部编本”教材的关系。这是问题吗?显然,你我都无法回避且必须面对。60多年语文教材及教学改革,可谓一路高歌,一路风雨。“部编本”教材来了,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才刚刚开始。“部编本”能否力挽狂澜,教材只是基础,关键还在教师。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