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共享宿舍”类的尝试更加行稳致远

2017-08-17 10:38:0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舒悦] [责编:印奕帆]
字体:【

今年6月,成都双流率先启动“空港旅游共享之旅”,以“高校+双创+旅游”的模式“联姻”,整合和利用区域各类闲置资源。宋欣荣是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大四学生,暑假来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实习。一不小心,他成了我国首个入住“共享宿舍”的旅客。在成都住了18天,他的住宿费仅花费425元。(8月14日《华西都市报》)

这年头,关于“共享”的思维发散,真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小到单车、充电宝、雨伞、马扎、玩具这些小件,大到汽车、健身房、K歌房、洗衣房等……共享经济正不断推陈出新,以百变的姿态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不,四川这一高校推出的“共享宿舍”,更暗示着共享之风已然刮进了象牙塔校园,素以淳正、严谨著称的大学校园正以越来越包容、开放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新鲜归新鲜,共享宿舍此类创意,可行性有多大呢?

首先,笔者态度鲜明地表明立场,对此类事物,持支持和开放的态度。很多高校的校园设施在暑假期间均为闲置状态,与其让它们待在冷宫,沾上灰尘,不如拿出来跟有需要的人分享。大学的开放,本身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只是共享宿舍,包括校园当中的体育场所、食堂等设施都可以共享。相比如此深度的高校资源配置和分享,最近媒体时常爆出的那些浮于表面的“高校走马观花游”就显得格外肤浅和小气了。

其次,尤其是在一些旅游热点城市,在普遍住宿和物价较高的情况下,开放高校的闲置宿舍,不失为调节市场失衡的有效举措。其实,“共享宿舍”不是新玩意。以前就出现过大学生私自把宿舍“共享”出去,赚外快的新闻,此举自然有违校规,风险也令人担忧。如何平衡经济利益和社会反响,考量着决策者们的管理思维和情商。

此外,校园资源是一座极其丰富的矿藏,除了宿舍、食堂、图书馆、体育场馆, 还有会议室、实验设备、文史馆等都不妨尝试着去盘活,去增值,让资源利用最大限度的全面和深化。

不过,共享宿舍虽然是一种多赢的好举措,但不可否认的是,一系列开放也会带来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比如给师生生活带来不便,还有学校的安全及管理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像西南民族大学就在“共享宿舍”的尝试中,既给勤工俭学的学生提供机会,又对接公安、消防部门,通过住宿人员登记系统、退房系统、消防安检措施等加强管理,将人们可能会有的顾虑降到最低,值得点赞。

综上,从现实情况出发,共享宿舍的正面意义远大于对它的争议。因为高校不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而是与整个社会紧密相连的共同体。类似于不少地方的中小学在假期免费向公众开放体育场所,此番,高校向社会的敞开怀抱,至少能够彰显出高校感恩社会、造福社会的姿态,如果能事先做好民主调研,并保障校园正常秩序,做好应急预案,学校又能得到可观的创收,吸引更多善意的目光和关注,何乐而不为呢?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