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尤需补“先天不足”

2017-08-16 08:52:0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英] [责编:曾晓晨]
字体:【

眼下,一年一度的高考已进入录取阶段。贫困地区高考情况如何?多少学生能被重点大学录取?近日,半月谈记者在广西凤山、东兰、乐业三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采访了解到,三县本科、专科总上线率较高,但也存在类似“梯形”结构,即一本上线人数明显偏少。有的县只有2人成绩超过一本线,而去年更为零。(半月谈8月15日)

一个县一年只有一两个超一本线,甚至去年一个都没有,这是超乎人们想象的,也难怪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深度教育贫困县”。

类似凤山、东兰、乐业这样的“深度教育贫困县”,基本都有着客观原因在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如地理环境、经济滞后、师资力量薄弱等,这些地方与发达地区比,无疑处于“先天不足”的状态。为了从源头上消除贫困,缩小地区差异,让“先天不足”地区的孩子也能在教育上享有更多机会,我国这些年来一直在进行教育扶贫,在客观上提高广大农村和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进入一流高等学府的可能性。

在教育扶贫政策中,有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相关高校专项计划,这些计划也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但是,就政策的细致性来说,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比如一些专项扶贫计划,并没有根据不同县区的不同情况来施行,忽略了贫困县之间的实际差距,尤其是对凤山、东兰、乐业这样的极度、深度贫困县的情况没有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计划,只是按照笼统的标准进行教育扶贫,导致精准度不够,扶贫效果也打了折扣。

教育扶贫与经济扶贫一样,需要更精准、更细致的扶助措施,从目前上述几个深度贫困县的高考录取率来看,类似的情况应该不止这三个县,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扶贫计划还需要在精准度上重新规划,不应该只停留在省市这一层,而要深入和下沉到县、区级,不仅仅要拉近发达地区和贫穷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更要拉近贫困县及深度贫困县之间的教育差距,积跬步方能致千里。

另外,目前我国知名高校已经推出了一系列倾斜性招生政策,向贫困地区的学生伸出了橄榄枝,这确实给了贫困地区的教育一个很大的希望。但是,这毕竟无法真正、完全解决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因为造成教育贫困的最为严重的原因仍然集中于教育资源不足、生源流失、办学条件艰苦、学生基础较差等问题上。这些客观制约因素如同一个连环套,让贫困县的教育难以走出樊笼,例如教育资源不足直接导致生源流失,办学条件艰苦导致教师出走,师资缺乏又直接造成学生基础较差,就算是高校再倾斜招生政策,奈何学生们无法在名校“优中选优”的选拔中胜出,所以名校对他们而言也就始终是镜花水月。

在教育扶贫方面,我们显然还任重道远,而要进一步推进政策,将教育公平实施到位,除了在高考录取方面要继续保持政策倾斜之外,更需要多管齐下,在教育资源均衡、生源稳定保证、办学条件提升等老生常谈的问题上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从而让贫困地区能够具备相应的竞争力。■本报评论员 张英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