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路径选择

2017-07-30 09:57:5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高楚云] [责编:蒋俊]
字体:【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一块瑰宝,是推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是打造大国工匠、塑造卓越职业人才的道德基石。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必须把培育以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创新进取、德技双馨为主要内涵的工匠精神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不断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工匠精神培养路径,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社会输送大批复合型创新型卓越职业人才,以满足国家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制造强国、创造大国对卓越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培养工匠精神,应当从思想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制度育人等四个方面入手。

深化工匠精神的思想教育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是一种深层次的思想教育,不能停留在知识层面,而必须深入到职业信仰、职业心理、职业道德品质、职业理想人格等层面。首先,要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将之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有机结合,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崇尚职业技术、热爱技术岗位、敬畏职业技术技能,增强职业自信心和荣誉感;其次,要开设《大国工匠》等人文选修课,并开展心理辅导,把工匠精神内化为高职学生的心理品质。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匠心”。所谓匠心,是指工匠具有的优良心理品质,包括虚心、恒心、细心、进取心等。通过培育学生的“匠心”,使他们虚心学习、拜师学艺,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积极进取、创新创业。最后,要把工匠精神融入各门专业课教学中,把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指导学生把工匠精神内化为职业道德品质,塑造德技双馨的职业人格。

强化工匠精神的实践磨练

读书是学习,实践应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必须强化实践磨练,让他们在实训、实习中磨练工匠意志,掌握职业技术技能,培育创新创业能力,养成大国工匠的行为方式。首先,要深化校企合作,让学生在企业实习中培育工匠精神;在实习中,可以推行师徒制,让学生在拜师学艺中养成工匠行为方式。其次,要加强职业技术技能训练。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特色,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实训基地,让学生接受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培养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作风,养成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工作毅力。再次,要推动政产学研相结合,建设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园区,鼓励和指导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最后,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高职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培育卓越职业人才提供师资保障。

净化工匠精神培育的文化环境

文化的本质功能是“化人”,工匠文化对高职学生成长成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必须净化文化环境,为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首先要发掘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工匠文化,比如鲁班的吃苦耐劳、探索创新的历史故事等,为当代高职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其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对传统工匠文化进行现代转换,赋予工匠文化以时代内涵,比如用原沈飞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罗阳等工匠楷模的先进事迹丰富和发展工匠文化,发挥当代大国工匠楷模对学生的引领作用。再次,要创造以工匠精神为主要内涵的高职校园文化,组织高职学生开展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制作宣传工匠精神的校园网站或网页,设计传播工匠精神的艺术作品,为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优化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保障

高职院校的工匠精神培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才能推动工匠精神培育常态化。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工匠精神培育的长远规划;其次,要制定和完善工匠精神培育的规章制度,从组织机构、师资力量、经费投入、协调管理等多个方面规范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使工匠精神培育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推动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再次,要构建工匠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比如,建立和完善工匠精神培育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培育工匠精神的积极性;又如,建立和完善工匠精神培育的评价体制,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确保工匠精神培育考核评价的公正性与合理性。

(作者高楚云 系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