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生存发展的出路在哪?

2017-07-06 10:58:4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郭根群] [责编:印奕帆]
字体:【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国外文化的引进,我国的文化艺术作品正呈现出多样化、现代化、快餐化的趋势。由于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特别是一些中青年人对我国的传统戏曲逐渐失去了兴趣,如不采取有力的措施,我国的传统戏曲就有失传的可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宣传和普及我国的戏曲文化。

一、统一思想、强化意识,是戏曲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戏曲的改革和创新,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民族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根,如果我们在现代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注重发展和创新自己的传统文化,过分地追求西洋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失传的可能。戏曲这一古老的传统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了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如果我们不积极地创新和大胆改革,就很难发展和生存,就有可能在潜移默化中被西洋文化同化,中华民族就会失去自己的文化特色,这个民族的文化将不复存在。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改革、创新,是戏曲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出路。任何一个剧种之所以能发展、保留到今天,都是大胆改革、创新的结果,文化艺术的追求和创新是无止境的,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市场的需要进行改革创新,才有生命力。如,对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国戏曲改革的实践不能全盘否定,应该汲取精华、剔除糟粕,为我所用。无论当时出于什么原因,都不能否认我们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对我国的传统戏曲进行了大胆地改革和创新。以当时的北京和上海对传统京剧的改革为例,其中就有不少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特别是中青年观众,当时对京剧从唱腔、道白和伴奏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地改革和创新,使人们认识到,京剧不但可以那样唱,还可以这样唱;京剧不但可以用传统的京胡伴奏,也可以用钢琴、大、小提琴等西洋乐器伴奏;京剧不但能表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也能表现现代的领导干部、人民大众。所以曾被人们誉为,现代京剧、红色经典。同时,它不但促进了京剧的发展,而且又带动了我国地方戏的发展。对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我们既不可全盘否定,也不可全面肯定,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对京剧和其它地方戏曲的改革,有利也有弊。但是,它毕竟触动传统戏曲的原有模式,满足了更多观众特别是中青年观众的欣赏需求,吸引了更多观众的积极参与,也算是“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

三、搭建文化平台,是促进戏曲生存与发展的创新。近几年来,广大戏曲工作者和大众传媒,在继承传统戏曲和普及地方戏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戏曲的创新和发展。群众普遍认可的有:河南省的“梨园春”模式,这是河南电视台与该省广大戏曲工作者,共同搭建的戏曲文化平台。他们不但唱响了河南,又唱响了全国,还走上了世界。他们以“打擂”的形式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国的戏曲爱好者来到“梨园春”打擂,其中有80多岁的老人,也有4、5岁的娃娃,最多的还是中、青年人,特别是通过河南卫视的传播,吸引了全国很多观众的观赏和参与,为改革和普及我国的戏曲文化做了一件大好事。已故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先生,曾参加过梨园春的一次总决赛,当他看到5岁的娃娃也能唱出十几首地方戏时,激动的流下了热泪。还有中央电视台的戏曲频道,该节目通过“空中剧院”、“地方戏曲”等栏目,不但播放传统剧目,而且播放现代戏,还教你拉京胡,学唱地方戏,是集欣赏、普及戏曲的大舞台,深受业内人士和广大戏曲爱好者及电视观众的喜爱。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