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质”“走出去”铺就共赢发展路

2017-06-07 11:45:1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陈瑞]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截至2015年底,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高速铁路里程达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从激动人心的数字不难看出,高铁已逐步贯通中国,但中国高铁的逐梦之路却远远不止于此。

近年来,除蒙内铁路以外,中巴铁路、伊安高铁、沙特麦麦高铁、喀山高铁等项目无疑都重重的打上了“中国制造”的符号,毫无疑问,现在中国正以其独特的气质联通世界,铺就共赢发展之路。

那么“中国气质”从何而来?笔者认为这股气质离不开中国高铁与生俱来的优势,更离不开多年来的汗水与打磨,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

首先,卓越的高铁技术是拓宽市场的必要前提。中国高铁虽然起点低、起步晚,却有良好的技术沉淀。回望中国铁路建设历史,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在百年铁路修建历史中,中国铁路积累了丰富的建设、运营、管理经验,面对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都有充分把握特殊性,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2012年在零下50摄氏度极限条件下顺利通车运营的哈大高铁,足证中国高铁在专解“疑难杂症”方面的独到之处。

另一方面,从现有高铁技术上来说,“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理念让中国高铁在线路桥隧、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运行控制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郑徐客运专线420km/h的新速度可见一斑。而在如青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工程中,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不仅积累的良好的建设经验,更充分展示了中国实力。

其次,物美价廉的高性价比是拓宽市场的重要保证。据世界银行2014年发布报告称,中国高铁每公里造价为0.87-1.29亿元人民币,约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二,工期约为其他国家的四分之三。老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客户因中国高铁技术“闻香”而来,却又对高性价比赞不绝口。在成本控制上,中国高铁立足于自主化研发,随着动车组国产化步伐的加快,形成规模生产后研发成本自然减少,而大量中国劳动力的投入也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价格优势不言而喻。建造工期上,相比日本、欧洲等国一个高铁项目多家企业衔接不同阶段,参与建设的弊病,中国的优势在于能再短时间内整合有效资源,提供整体建设团队和整套建设方案,按期、按质完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国高铁从“进口”到“出口”,一字之差的转变,来源于建铁路和用铁路的实践摸索,更源于在不同区域特征、气候条件、技术层面不断生产运营的经验积累,“中国气质”也自然有了“走出去”的底气。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