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雨伞”,不妨多一些“对话思维”

2017-05-27 20:13:5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丹] [责编:印奕帆]
字体:【

近日,一则“共享雨伞现身上海”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可不到一天,共享雨伞又被曝出全部消失?据说一部分被城管清理。对此,共享雨伞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未收到陆家嘴城管中队要求取缔雨伞的相关通知,之后会进一步与执法部门进行沟通。(5月27日 中国新闻网)

“共享雨伞”短时间内消失,也许是雨伞所在企业投放行为未经过相关部门审批所造成,但即使“共享雨伞”公益性实已转为商业行为,仅因未审批原因就理应昙花一现?

不可否认,目前出现的大部分“共享”经济变为了商业租赁经济,通过冠上公益行为“高帽”来取悦人心的行为该被嗤之以鼻,且应严厉打击包裹着“惠及民生”的糖果外衣,利用不恰当宣传方式或口号进行偷换概念、实则为谋私利的商业行为。但是相关部门采取直接取缔、没收、扣留的传统执法手段,不事先与所属企业进行预报、对话、沟通,且不向民众通报说明,这种不公开的过时管理方式会让不了解事件来龙去脉的普通民众茫然,导致各种猜想、假设出现。

出现这种情况,笔者以为,根本在于社会管理中缺少“对话思维”。

由共享单车带动起来的各种不同模式的共享经济,在近两年来已经成为“国民时尚”,甚至能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正面谈资。“共享”理念也成为一些家长为启蒙孩子教育的实践版本,让孩子们能够从小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具象事物中懂得大众分享的魅力和道理,所产生的正面引导远比家长讲解“孔融让梨”等寓言故事来的管用。

面对此类对民众影响深远的新兴事物,采取及时正确的对话方式,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向民众说明存在的问题,积极地与相关企业进行沟通、解决,引导企业走向规范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态度,也能起到对为民众带来便利的新兴事物保护的作用,避免它们在非理性化处置过程中,“轰轰烈烈”的到来,“悄无声息”的离开。

“共享雨伞”的好或不好,应该交由市场和群众去判断,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使用感是客观的,执法部门面对新生事物应该从加强引导和规范入手,不能仅仅一收了之。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