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国货自信,须先给国内消费者尊重

2017-04-27 08:21:22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英]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出口”与“内销”品质的巨大落差,让中国消费者好不尴尬——千里迢迢“人肉快递”或“海淘”回来的海外大牌,一看标签,“中国制造”;一试质量,比国内买的强!随着中国产业和消费升级来临,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被提上战略日程:要求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使供应国内市场和供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4月26日 第一财经日报)

现在“海淘”已经成了国内消费者越来越热衷的购买模式,从最常见的奶粉、尿不湿等婴儿用品,到化妆品、箱包等日用品,甚至前两年一度掀起前往日本购买马桶盖的热潮。针对持续升温的“海淘”热,不乏有声音表示“国货并不比国外的东西差,我们应该理性消费,支持国货。”但质量的双标显然对这一说法进行了打脸。2013年,国内某著名乳业公司在香港媒体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发到香港的产品和出口的产品是一样的,保证比内地的产品质量更好、更安全。”一席话引起众怒,这话也告诉我们,就算抱着支持的热情选择国货,消费者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

之所以“内外有别”,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外质量标准不同,如欧盟食品安全拥有比较完整的标准体系和合格标准认定程序,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欧盟指令、标准认证以及进出口环节的检验检疫措施等制度,别国食品不满足任何一个条件就可能被禁止进口。拿水果为例,欧盟与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对水果的标准法规数量少,具体标准却相当明确,而我国与水果有关的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却几经修改。同时由于食品标准过多过滥,部分食品在我国具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级。标准无法统一,也就难以对其进行标准方面的约束,其实就相当于容忍了次等产品在市场上的横行。

另一方面是监管力度不一样。我们曾长时间处于对产品质量监管不力的状态,但好的监管显然能从源头杜绝质量不过关的产品流入市场,也能对造成质量安全问题的企业产生有效的震慑。日本的化妆品是备受国内消费者青睐的商品,但他们也曾经历过质量问题的灾难,1977年7月在日本大坂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化妆品官司案,当时的12位女性在使用了几家知名化妆品公司生产的化妆品后导致了无法医治的“黑皮症”,于是将公司告上法庭并获得高达5000万日元的赔偿。也正是这样的教训,才促使日本的化妆品质量监管迅速提升、市场迅速成熟。

无论是质量标准的统一还是监管的到位,说到底都是对消费者的尊重。出口国外的产品严格遵循国外标准当然是出于对销量的保证,而内销产品却理所应当地降级,恐怕还是出于“国内消费者好糊弄”的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官方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今,“同线同标同质”已经被提上战略日程,近几年对质量不过关的产品和企业也开出了不少的罚单,这些都证明我国有了明显的进步。庞大的消费群体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是不言自明的,重振消费者对国货的自信,首先就是要给予我们应有的尊重。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