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郑胜利”:有必要入戏太深吗?

2017-04-14 10:47:1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璐] [责编:印奕帆]
字体:【

《人民的名义》自播出以来便深受群众热捧,火得一塌糊涂,出人意料。一群老戏骨同场飚戏,精彩纷呈,如李达康、陈岩石等人,就连相对年轻陆毅饰演的侯亮平,也饱受赞誉。可是在大家都获得肯定的时候,有一个人却遭到疯狂批评。剧中他的造型古怪,一头黄发,似乎与整部剧的格调格格不入,他就是《人民的名义》剧中的郑胜利,扮演者为阚犇犇。只要与其相关的戏份一出现,“就忍不住拿起遥控器快进”,大批网友在其扮演者闞犇犇的微博下“吐槽”,并强烈要求剧方和播出平台删减与郑胜利相关戏份,认为注水情况严重。

这部被称为“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大剧开播以来,就引发了广泛关注,在各种段子表情包走红的同时也催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文艺评论作品,据称原著小说已经几次加印、成为畅销。各种评价观点也以肯定赞叹为主。但应该说,如果对这部剧单纯只有一种声音,那恰恰是一种值得担忧的现象。同时因为评价没有标准范式,品头论足、各说各话也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公众的互动参与越是强烈、争论越是激烈,说明这部电视剧就越是具有普遍价值和现实意义,引发出某种共同的社会情绪。

不过,讨论归讨论,围观归围观,撇开文学创造的超越性不管,而将剧中释放出的对个体的情绪发泄到真实生活,影响到个人私域,甚至不乏粗俗语言演变下的人身攻击,就是真的过头了。郑胜利的存在有没有必要,当然是有的。从剧情需要来说,剧中贯穿着三条线,一是以检察机关办案为线索的反腐线,二是以当地政治关系纠葛的政治线,三就是普通民众在社会现实中的基层民主生活线。这三条线环环相扣,构成一幅庞大的社会体系和关系网络,从而实现了该剧的“上接天气,下接地气”。毕竟对于普通民众特别是青年人而言,“省委常委会”这类的名词离他们还是太远,与他们联系紧密的无非就是跟女友逛街买车及吵架、以及水军微博新媒体这些元素。

很显然,这副“重担”就落在了郑胜利身上了,因为他的出现,原本高度紧张的剧情画风突变为絮絮叨叨的家长里短,原本官员口中的“几千万”之类的数字落回了“六千块钱”,本来意在拉近与关注距离的情节铺设,却在官场戏、侦查戏的灯光下形成强烈反差,观众不满意也不可避免,有质疑声也不意外。但这只能说明观众入戏太深了,深得有点偏向了。

导演李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让年轻人喜欢看《人民的名义》这点非常重要。确实,也就只有其貌不扬、染着黄发的郑胜利能承担这个功能了。但与他设想的不同的是,恰恰是本该成为吸引年轻人的“设计”却成为最大的吐槽点,这是需要思考的,也许是剧情发展的铺设,或者是情节衔接的连续。这些或许说明本剧的很多地方还存在可以突破的空间和改进的可能。

其实归根到底,文艺创作源于现实,终究还是超越于现实。联系到之前有警察表示剧中“警察没个正面形象”,再看吐槽“郑胜利”,都说明人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是进去了,但都没出来。因为文艺创作的根本现实意义,还在于它带给我们的现实思考,比如为官者如何真正践行党旗下的誓言,再比如普通民众如何在大时代安放梦想。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