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意识从哪里来?

2017-03-23 09:36:2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宋鹏伟]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北京野生动物园自驾区白虎区,有一家人在游玩途中下车,屡次被劝阻才上车;北京天坛公园为了避免厕纸被“打包卷走”的现象,悄悄上线了“人脸识别厕纸机”,同一个人每隔9分钟取一次纸,每次出纸长度为60~70厘米……这些人都是什么素质?

的确是素质问题。没素质,害人又害己,连累每个如厕取纸的人都得站在机器前被“识别”倒也罢了,买门票深入虎穴给老虎送去“全家桶”的人,又是怎么想的?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惨剧还不够令人印象深刻?

也许他们压根就没想过,没素质已成为一种习惯,集中表现就是规则意识欠缺。拿走成卷的厕纸如此,插队加塞也是如此,对于有些人而言,钻空子已成本能,守规矩反倒成了一种耻辱,满脑子都是“我要占便宜”的潜意识,即便这个便宜没多大意义,也生怕自己落在后面。你跟他们讲道理,一点意义没有,就连老虎刚吃了人这样的教训,也没有他们的习惯强大。

老虎吃人不常有,于是才惯坏了这些人?有几分道理,无论是中国式过马路,还是滥开远光灯,之所以治理不好,跟惩戒不力有很大关系。“记吃不记打”是再正常不过的人性,如果都能像治理酒驾那样,坏习惯不愁改不过来。因此,当务之急是面对问题,让不敬畏规则的人受到必要的惩戒,至少是给没素质增加难度。抛去成本不谈,“人脸识别厕纸机”的意义恐怕就在于此,深圳交警“闸机+人脸识别”的神器,也让习惯中国式过马路的人付出了代价。没错,这样做确实不好看,也会牵连很多无辜的人,但与集体闯红灯的违法行为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按照木桶定律,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那么一个社会的管理是否科学有效,也取决于是否对破坏规则的行为视而不见。对于那些侵犯了他人和公众利益的人,唯有惩戒及时到位,才能帮助他们树立起规则意识。举例来说,野生动物园禁止下车本是常识,但考虑到各种意外和突发情况,园方理应有多重容错机制,避免一个错误就导致极端悲剧的出现。同时,对于那些签了保证书却“以身试虎”的游客,即使没有发生意外,客观上都对其他游客和园方的利益造成了损害,也理应付出一定的代价。

相比于严刑峻法的倒逼,现实环境的引导更加重要。一个潜规则盛行的社会,必然劣币驱逐良币,而一个人人敬畏规则的社会,逾矩者必然心生耻感。如果说规则意识是一种不用监督的内心自觉,那么在其尚未成为很多人的内在需要时,刚性的制度就是对其最好的培养。长此以往,在制度约束和现实熏陶下,规则意识必将成为一种全民信仰,社会也将变得更加公平与正义。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