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班”成卖点给监管提了个醒

2017-02-14 08:36:09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段思平] [责编:印奕帆]
字体:【

2月11日,南京人才市场举办了节后首场综合性人才招聘会,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原材料涨价、成本上升等原因,企业涨薪的意愿不高。不过,如今的企业,更喜欢用“不加班”这样的隐性福利来吸引人才。(2月12日《现代快报》)

其实,不加班,或者说不违背劳动者意愿、不超过法定限度的加班,本该是天经地义的事。可如今公司鼓励员工加班、甚至强迫员工加班已成常态,某些互联网公司更是实行“996工作制”(一周工作六天、早九点到晚九点)。“不加班”也就成了一件稀罕事儿,甚至被拿出来当隐性福利和招聘“卖点”。

人们越是向往不加班,就越显出加班对职场人士合法权益的侵害。在职场中甚至出现了一种“加班文化”,鼓励年轻人通过加班来显示自己的事业心、对企业的忠诚。将勤加班、不休假的员工当成正面典型来宣传,将“加班的人生”与“奋斗的人生”划等号。在这种职场文化导向下,很多人被裹挟着被迫加班,苦不堪言。

不可否认,加班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努力与拼搏,但一方面,我们要尊重一部分人渴望享受生活的权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避免不必要的加班对人力资源的浪费。当年轻人通过招聘场合再次发出渴望不加班的声音时,也必将对人力市场形成一种倒逼效应,对崇尚加班的职场文化产生一定纠偏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讨厌加班,不仅是它侵犯了自己的合法休息权,减少了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还因为加班很少有加班费可拿,几乎得不到相应补偿。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劳动部门做得还很不够。一来,是因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很少主动就加班问题维权,而一些地方的劳动部门对待加班,常常是“民不告官不究”。二来,即便劳动者举报了加班问题,一些地方的劳动部门也并不积极,给出的建议往往是“劳动者可以向工会组织或劳动仲裁机构反映”,或者“保留证据诉讼维权”,对劳动者的实质帮助并不大。

如今职场中人普遍深受加班之苦,劳动者权益保护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职场生态理应有所改变,劳动部门应该有所作为。于此而言,“不加班”成为招聘卖点,可谓是给职场和监管部门提了个醒。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