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不更名”的价值在未来会更清晰

2017-01-17 10:14:2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聃]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师范院校更名或将成为往事。“‘十三五’期间,中国现有的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聚焦教师培养主业,教育部党组已经通过这个意见。”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日前表示,要继续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扩大教育硕士招生规模,培养高层次的中小学中职学校老师。同时完善教师校长培训体系,落实每五年一个周期360学时的培训,这也是继续注册教师资格证的一个必要条件。

教育部官员的公开表态,无疑就是明确的政策信息流露。那就是在五年之内,所有的师范院校,不仅仍需冠以“师范”之名,要以教师培养为学校主业,更禁止从“师范类院校”向其他类型的院校转型。“一律不更名、不脱帽”的强调,表明这是一条不可触碰的红线。虽然这条教育部官员所言的限制性规定尚未出台,但其中所包含的教育常识和价值值得条分缕析。

与教育部“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强调相对应的,显然是高校改名现象之乱。部分高校之所以热衷于更名,缘由不过两点。一则,大学名称的“升级”,很可能意味着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甚至连高校领导的行政级别也将递增;二则,看起来响亮的高校名称,更有利于高校的招生与宣传。但无论哪种,都急功近利。要求“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就是要将它们和此种浮躁切割开来,是种理性纠偏。

不随意更名与脱帽,就是为了保证师范院校的属性不至于被消解。但“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的现实价值并不止于此。近年来,“师范专业学生大逃离”的新闻一直未曾停息。不少基层中小学,都面临着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伴随着二孩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夫妻选择生育二孩。可以肯定,无需多久,各地就将迎来新一波的中小学生入学潮,教师数量相对缺乏的问题将更为突出。

要求“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力保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主业,也就是力保教育人才的不至于大面积流失。如此规定,今天看似严苛,但其价值在未来必定会更清晰。当师范生能被有序输送,这必能有效应对就将到来的入学潮,不至于在骤然增加的中小学生前束手无策。要求“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是对高校更名乱象的理性纠偏,更是对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资源储备。

没有一所高校,能够通过改名变成一流,师范院校也不例外,“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就像一次教育的提醒。不过要让师范院校聚焦于自身专业,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师范教育,仅仅出台一项限制性规定,可能依旧不够。如何从政策层面鼓励师范院校聚焦于自身主业,如何来增加教师职业的“含金量”?如何让师范生拥有更好的职业预期?还有系列的制度需要跟进,还有太多的信心需要输送。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