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性猝死离我们真的很近

2016-11-21 11:46:00 [责编:张鼎峰]
字体:【

近日,网上一则消息令人惋惜:西安某中学1名14岁男生心脏性猝死,家属教育局商谈时副局长发病身亡。知名心血管病专家、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江凤林副教授表示,所谓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料的自然死亡。专家神情凝重地指出,心脏性猝死防不胜防啊,已经离我们很近了,这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

猝死的病因

一般来说,心脏性猝死常常光顾那些已经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患者,以下是发生猝死的常见疾病。

冠心病

对成年人而言,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特别是患过心肌梗死、有室性心律失常、左室功能减退或急性心肌缺血的患者。

心力衰竭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导致心力衰竭后,其心脏性猝死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半数以上死于猝死。

心肌病

无论是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还是右室心肌病都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心电异常

包括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多形性室速等,尽管这些情况并不多见,但这些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很高。

其它原因

心肌炎、瓣膜性心脏病、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窦房结和房室传导紊乱、严重的呼吸睡眠障碍、运动员性心脏、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药物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等。

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一旦发生心脏性猝死,救治的手段就是争分夺秒进行心肺复苏术,而成功救活的几率是很低的,所以预防才是关键。如何预防心脏性猝死呢?

1.识别高危人群

冠心病患者

这是猝死的最高危险因素,约20%~25%的冠心病以猝死为首发表现。患心肌梗死者中有75%可发生心脏性猝死。不少患者发生猝死事件前,会有心脏疾病的表现。

“三高”患者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也易导致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吸烟者

心脏性猝死者中,有90%以上的人都吸烟。而且,比吸烟者更无辜且严重的受害者,是被动吸烟的“二手烟”者。

不良饮食习惯者

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类食品,如动物肉类,造成肥胖、高血脂或高血压。目前中国最年轻的心脏性猝死者仅有14岁,与天天肯德基、顿顿麦当劳这样的饮食结构有直接关系。

不良生活方式者

工作忙碌,使得身体锻炼越来越少,体质减弱;或者意识到需要锻炼,但是锻炼不当,过度剧烈锻炼。

工作、精神压力过大者

研究表明,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大、体力透支等很容易成为心脏病的诱因。

2.定期体检

无论心脏病患者还是自觉身体健康的人,都应定期进行体检,因为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脏性猝死,经常会找上貌似健康的人,特别是中年人。

3.平衡膳食

进食清淡和容易消化的食物,多食富含食物纤维的粗粮、蔬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多食新鲜瓜果,补充足够的钾盐,控制甜食,少吃煎、炸、熏、烤和腌制食品,用餐不宜过饱,

4.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精神紧张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精神过度紧张还会诱发心律失常,情绪激动很容易诱发老年人发生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塞等意外。心脏病患者宜保持平和的心态,切忌情绪激动或紧张,大喜大悲和过度疲劳。

5.适量运动

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使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得到改善。运动以步行、简化太极拳为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不引起疲劳为度。步行是最简单而安全的运动,可以使心脏收缩加强,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多,从而使身体适应步行运动的需要,这对心脏也是一种锻炼。但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有其他严重疾病的人群,应该在医生或运动专家的指导下从事体育锻炼。

6.生活规律、起居有常

按时起床,定时进餐,适量锻炼,按时睡眠,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随季节和天气增减衣服,谨防感冒,另外要保持大便通畅。

7.消除冠心病的各种危险因素

如戒烟、控制体重和有效地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并积极治疗鼾症。

此外,有过严重心动过速、过缓或心律失常的患者,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接受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积极治疗已存在的心脏疾病,如用介入或手术的方法来治疗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心瓣膜病。如果没有禁忌证,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同时,还要谨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宜随意增减药物,病情如有变化应及时就医。

不幸的是,近年来我国心脏性猝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多达55万,一些人们熟悉的明星大腕们不幸罹难的消息也屡见报端,实在令人扼腕痛心。因此,加强心脏性猝死的防治,势在必行。同时,也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心脏性猝死离我们真的很近!

欣喜的是,近来乐见各大医院的体检中心人满为患,各个健身中心的生意异常火爆。显然,人们已经开始关心自己的身体,并愿意为自己的健康投资,这无疑是十分正确而明智之举。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