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应追求四个"精准"

2016-11-17 07:28:5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陈弘] [责编:欧小雷]
字体:【

陈弘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为地方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地方高校要在“双一流”建设中有所作为,应该准确把握自身的价值目标和历史选择,紧紧围绕“应用型、地方性”的内在要求,从四个方面追求“精准”。

精准定位发展方向。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使命,与地方可以说是“鱼水关系”。地方高校的特色和优势来源于地方,发展的基础和方向依托于地方,存在的价值体现在对地方发展的实际贡献。地方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必须根植所在区域、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将学校发展置于地方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中进行考量,紧扣“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精准确定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要致力于开门办学,自觉承担起为地方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撑的历史重任,努力使地方高校成为“人才培养基地、科技服务平台、政府决策智库、文化传承高地、品质活力名片”。

精准打造特色学科。学科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也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础。有人曾质疑地方应用型大学是否应该强调学科建设,但无论哪一类型的大学,如果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就是自甘平庸,事实上也无法办出特色和水平。诚然,无论从基础条件、办学定位还是国家扶强扶优政策供给来说,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整体上都难与综合性大学一争高下,如果跟着实力雄厚的名牌大学亦步亦趋,只可能造成低水平重复浪费。地方高校如何才能在学科建设中有所作为呢?关键是坚持两个“紧密结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紧密结合。应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独辟蹊径、错位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不同区域均有不同历史资源和现实需求,比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着力于积极解决地方经济建设面临的关键性问题,鼓励教师为州政府提供咨询服务,将具有鲜明地域性的畜牧学科、细菌学科建设成了强势学科,从而从“乡村大学”跃升为世界一流大学——总结其成功之道,就在于贴近地方寻找服务点,以地方需求为导向构建人才队伍、确立学科方向、建设学科平台,日积月累,最终形成了不可替代的特色优势。

精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衡量地方高校办学水平是否一流,根本的标准是能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要解决好人才培养质量问题,首要的是科学确定人才培养面向和规格。地方高校应始终注重面向地方行业、企业、社区、乡村等“经济基础”领域需要,大力培养应用型、适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及培养方式要与行业、企业、产业深度融合。应成立社会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学科专业建设委员会等机构,吸收企业参与学科专业决策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强化实践环节,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强化乡土情感教育,为地方培养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一流应用型大学离不开一流的应用型师资队伍,要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教师专业标准、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引进校外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学生培养过程。

精准服务地方需求。“大学应成为灯塔,积极促进社会发展,使全州人民都能与这所大学人才和知识发生联系,使每一户人家从这种联系中得到益处”——这就是影响深远的“威斯康星思想”。同样,我国地方高校也应在为地方做好精准服务的基础上力争“双一流”:一是要突出应用研究。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现实问题,构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建立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战略联盟;二是要拓宽服务内容。既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建好智库,又为企业解决发展和技术难题,提供科技创新的“动力源”,还要为所在区域居民提供终身教育机会及学习场所,把知识送到当地人民手中;三是创新服务方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技术支撑、文化支撑、思想支撑,提高服务能力与服务实效。 提倡“把研究做在大地上,把成果送进百姓家”,使学校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既为地方企业解决生产难题,又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最近提出,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应做到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只要我们尊重教育规律,克服各种浮躁心理,保持定力、坚持不懈,终将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

(作者系湖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