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百团大战”背后的“退社潮”令人深思

2016-10-26 09:44:2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仕生]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每年的开学季是学生社团集中招新的黄金时期,一些高校将之称为“百团大战”。然而,“百团大战”的热闹背后,一些社团接连出现活动无人问津、会员流失的尴尬局面。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发放以“大学生参与社团情况”为主题的调查问卷,来自全国150所高校的651名大学生中,98.24%表示在大一开学季曾加入过社团,其中61.14%现在已经退出社团。(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

在高校,都是“铁打的社团,流水的会员”。随着老生的毕业和新生的入学,不断有老会员离开社团,新会员加入社团,本不值得大惊小怪。可是,为何这么多学生加入社团后,没过多长时间就已经“闪退”?这背后的原因,着实令人深思。

前述新闻报道中采访到的一些学生中,不少人在回答“闪退”的原因时称:“比较忙”、“精力不够”。笔者认为,这不过是美丽的借口。实际上,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显示,27.64%受访大学生退出社团的原因是“社团活动太少,缺乏创意”,20.85%受访大学生表示“与社团会员关系冷淡”。

“社团活动太少,缺乏创意”,这样的社团当然缺乏吸引力。可是,每位会员都有责任和义务给自己所在社团在举办活动、发展规划等方面建言献策。大家都应该主动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把社团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而不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一味抱怨社团。当初满怀热情地请求加入,进来后发现社团与自己的期望有落差就赶快闪人,这是正确处理问题的态度吗?

至于“与社团会员关系冷淡”就退出社团,笔者对此也不敢苟同。每一个社团都有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专业、不同家庭背景的成员。正因为这样,社团才打破了以宿舍、班级、专业为纽带的单一社交关系,通过个人兴趣将很多学生集结起来,实现多元化的发展。只要每位成员留心观察,真诚面对其他成员,都应该能够从中找到比较聊得来的“小伙伴”。当然,陌生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总要有一方先迈出第一步,如果每个成员都等着别人主动来打招呼,整个社团就会变得死气沉沉,自然觉得“与社团会员关系冷淡”。如果产生这样的感觉,很多情况还得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而不是一走了之。

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大学生社团滥竽充数,社团活动不够稳定,缺乏持久的生命力,让成员缺乏归属感,难以找到继续待下去的理由。但高校“退社潮”现象,更多的还是折射出当今一些大学生加入社团的盲目性、随意性,或者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

学生之所以加入某个社团,多半是出于自己某方面的兴趣,对社团宗旨和活动内容的充分认可,想通过加入社团寻找志趣相投者,利用这个平台一起切磋技艺,丰富自己的课余实践,使自己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可是,有的学生加入社团只是随大流,发现身边的同学都加入了各种社团,觉得自己总不能闲着,正如有的人调侃:“没入过几个社团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上过大学”。这样的学生加入某一社团后很快“闪退”不足为怪。而有的学生加入社团则是怀有很强的功利目的,以便在自己毕业履历上添上社团经历这一笔,对社团忠诚度不高,自然也会随时可能离开。

不管如何,高校学生社团的成员还是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尽可能避免短时间内成员大量流失。这需要社团成员摆正心态,也需要学生社团加强自身建设。另外,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规范管理。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