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导游”事件频发 暴戾之气从何而来?

2016-10-24 09:32:1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金龙] [责编:印奕帆]
字体:【

讽刺游客“一毛不拔”、辱骂游客是“无赖”……近日,云南导游强制购物消费、辱骂游客等事件在在网上曝光,引发舆论关注和热议。云南省旅发委通报了这几起事件的查处情况,对涉事导游和旅行社按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罚。(新华网 10月22日)

几乎每次节假日都会有“黑导游”事件的曝光。不久前就曾爆出在北京“一日游”中的“黑导游”伤人事件:因为旅客不补交160元团费,而遭到“黑导游”同行的3名男子“扇耳光”。“黑导游”事件,一方面破坏了游客旅游的愉悦心情,损害到游客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一方面又影响到城市形象,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黑导游”事件屡禁不止,成了“按不住的葫芦,割不尽的韭菜”,其背后的底气何在?暴戾之气又从何而来?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国人有了旅游的需求和能力,这也就带来了巨大的盈利市场。一些资质不合格的旅游机构为了追逐利益,以“零团费”或“低团费”骗取旅客抱团旅游,然后再以各种理由强行游客消费,以争钱“填坑”。其次,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及信息不对称,也使游客没法事先合理甄别,忽略了旅游背后的服务和品质,也给不规范的旅游机构创造了市场。

另外,“黑导游”事件也折射出监管漏洞和盲区。如果对旅游机构的管理能够规范一些,对导游的资格考试和认证能够严格一些,监管的细则能够具体一些,督查的力度能够加大一些,“黑导游”如何能有如此肆无忌惮的暴戾之气?而一些地方往往也有着“事后重打击、事前轻预防”的工作心态,这也是导致乱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整治“黑导游”事件,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加大惩处力度,该罚款就罚款,该吊销导游证就吊销导游证,打消“黑导游”的嚣张气焰。对于屡教不改或者不见起色的机构要重点整治,引入行业自律协会,强化退出机制,不断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当然,处罚只是治标,堵住制度及监管漏洞才能治本,这需要加强完善旅游行业的相关制度,进一步细化相关细则,通过制度之力和法律权威,倒逼旅游行业正规化、合法化。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