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准扶贫的“慈利样本”

2016-10-09 06:49:1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邱初开] [责编:印奕帆]
字体:【

今年来,慈利县全面贯彻上级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抓实责任,夯实举措,从创新措施、旅游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阳光保障五个方面齐头并进,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的“慈利样本”。

一、创新措施,精准统筹夯基础。一是一盘棋统筹。因地制宜制订精准扶贫“1332”行动计划,明确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组织保障,科学制定脱贫路线图、时间表,建立责任体系,明确到2018年摘掉省级重点贫困县的“帽子”,148个重点贫困村退出,9558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二是一把尺识别。围绕“五看任务”对“四类对象”进行清查核实,共清理出3274户11320人、新纳入2923户11348人,做到了尺度准、底数清、纪律严,确保资金跟着贫困走。三是一对一帮扶。采取“543”结对帮扶机制,认真开展万名干部结对帮扶活动,其中县处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5个以上贫困户,科级干部结对帮扶4个以上贫困户,其他帮扶人结对帮扶3个以上贫困户,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确保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直接有效传递到贫困村、贫困户。

二、旅游扶贫,精准扶持增后劲。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绿色生态旅游产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着力打造四十八寨、红岩岭、拉磨谷等15条精品户外休闲旅游线路,大力推进农家乐、农家客栈等旅游周边服务设施建设,举办“南山蟠桃会”“茅庵年货购销会”“黄花溪杜鹃花节”“五雷仙山杯慈利越野挑战赛”等节会赛事活动,为贫困户就业、农副产品外销搭建平台。在6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扶贫试点,其中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三官寺土家族乡罗潭村与禾田居联合打造的“禾田居山谷”,采取“特色园区+著名景区配套产业”模式得到中央、省、市肯定,广福桥镇双云村采取“山水田园+历史文化+土家文化+特色餐饮”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在乡村旅游发展的道路上增收致富。

三、产业扶贫,精准施策拔穷根。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发展“富硒”特色农业,主打茶叶基地和养鸡两大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三合镇、象市镇高山茶园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优质茶叶,先后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7万元,新增茶叶基地面积2000亩,改造基地面积550亩。张家界绿毫茶业公司、张家界云雾王茶业公司等4家茶叶龙头企业集中流转土地,发展茶叶面积845亩,为贫困农户提供务工机会,项目覆盖2535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大力发展养殖业,投入重点产业资金580万元,慈利县三怪养鸡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牵头采取“公司+产地+农户”委托帮扶和直接帮扶的模式,对龙潭河镇、二坊坪镇的61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320名贫困人口实施精准帮扶,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四、金融扶贫,精准发力解难题。激发金融机构服务脱贫攻坚,利用县农商行等涉农金融服务平台,加大扶贫贷款力度,解决贫困对象贷款难问题。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开展评级授信,获得有效授信达24122户,授信率达90.3%,先后发放贷款1148笔5465万元。计划给县工业集中区金融扶贫贷款1.2亿元用于标准厂房建设,解决1.2万人的兜底保障扶贫。

五、阳光保障,精准兜底真脱贫。大力实施“阳光助学”保障工程,积极推动教育资源向贫困乡村、贫困人口倾斜,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子女10625人全部给予补助,发放扶贫助学补助金1100万元;大力实施“阳光医疗”保障工程,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和民政部门认定的低保困难群众大病保险补偿起付线降低50%。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实施大病救助,着力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大力实施“阳光安居”保障工程,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全县共有28个集中安置点、25个阳光院、179户分散安置户。今年底,第一批975户、3454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可全部完成。江垭镇佛榻坪集中安置点以张家界大峡谷国际旅游经济区为依托规划发展旅游产业承接,龙潭河镇金坪集中安置点、东岳观北坪集中安置点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为贫困户的发展和下一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共慈利县委书记 邱初开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