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如何当“师傅”

2016-09-07 07:28:0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舒圣祥] [责编:印奕帆]
字体:【

郭德纲和曹云金,曾经是师徒关系,现在他们“开撕”了。师徒缘尽,师傅说徒弟“逢难变节卖师求荣”,所以要“夺回艺名逐出师门”;徒弟说师傅“栽赃陷害、强加莫须有的罪名,赶尽杀绝,置我们于死地”。前日,曹云金贴出7000字长文,历数郭德纲种种“见不得光的往事”。

师徒反目,互揭老底,这戏码够辣,自然引来无数“吃瓜群众”围观。

我小的时候,村里的裁缝和木匠家里搞“双抢”最轻松,苦活累活全是徒弟们干。为什么?在传统的师徒制里,师徒关系恰似父子关系。所谓“艺不轻授,道不轻传”。那个时候,想学一门手艺,获得一种生存的本领,手边没有教科书,也没有图书馆和培训学校,更没有免费的网络资源,只能依靠前辈的经验。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入门、投靠前贤,是很自然的事。正因为师傅是行业垄断者,徒弟给师傅当牛做马,似乎理所应当。

置身网络时代,前辈或师傅,不再是垄断者,地位自然有所下降。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学徒制就彻底过时了。在一些未能标准化的行业,关系密切朝夕相处的学徒制,依然是最好的技能传承模式。比如,需要长期操练的手工行业,需要创新性思维的学术思考,以及没法标准化生产的艺术,师傅带徒弟都是很好的学习模式。

无论哪一种师徒关系,虽有不浅的道德维系,但终究逃不过利益协作的本质,互惠互利当是基本的原则。郭曹“互撕”,本质上就是一种吃相难看的夺利手段。

网络上有人问,同样当师傅,为何赵本山徒弟鲜有公开反目的?有人建议郭德纲应该向赵本山学习当师傅。调侃归调侃,或许网友只是看穿了一个道理:搞好利益分配,师徒关系方能长久。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