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

2016-08-04 08:38:34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湘南学院基地

在国际社会中,话语权就是一个国家对国际事务、国际事件的定义权,对各种国际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订权(建构认同),以及对是非曲直的评议权、裁判权。作为一种“隐性权力”,话语权居于国家软实力的最高层次,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全球化时代,不同国家的话语权大小越来越多地取决于该国对人类社会共同问题的把握、解读和对策,而具有全球视野则是成为拥有国际话语权的先决条件。

“话语”能服务于国家利益,因为“话语”界定了世界是怎么样的,国际社会应该有怎样的秩序,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应当居于什么地位。“话语”看似空泛,但人类世界最奇妙的地方是“话语即为实在”。英国科学家、哲学家霍金在其近作《大设计》中提出了“观念依赖型实在”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人类面对的实在并不是纯粹客观的,而是取决于人类的观念——我们怎么看待世界,世界就呈现给我们怎么样的实在。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国家实力得到极大提升,与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要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必须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开发出既能说明中国成功之道,又能为国际社会共同认可的“话语”,并成功地整合为具有内在逻辑的“话语体系”,占据“普适道理”的制高点。

因此,中国的话语体系必须走出“地方性”,具有“普适性”。

中国日益深刻地融入世界,但中国首先要从西式民主话语体系中解套,真正形成自由精神、独立国格。其次,必须追问,在各民族提供的“地方性知识”中,是否存在可以为全人类共同运用,从而推动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普适性知识?如果说现代自然科学证明了某些“地方性知识”确实具有普适性,那么在社会科学中是否同样如此?如果说经济学已经证明了某些概念和理论具有普适性,那么政治学、社会学中的理论和观点,是否也可以具有普适性?这一推理运用于中国时,问题就转化为:从民族历史和当代实践中概括总结而成的“中国特色”理论,是否具有对人类社会的普适性?这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价值,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在风云诡谲的国际舞台,中国能拥有多大的话语权和占据多大的战略空间。

中国已不可逆转地融入世界,即便“只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初衷不改,现在中国需要处理的事情也已不局限于国门之内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往不可能局限于经济层面,还必定切入政治、文化等更高层面。这意味着,长期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中国特色以及相关的话语必须升格为普适性的“全球话语”。另一方面,为摆脱西方话语垄断,中国话语体系应更多来自传统的文化资源和当代的实践经验。

中国要真正获得自己的话语权,取得同西方的文化平等,不仅要跳出作为结论的西方成果,而且必须超越西方设定的具体标准和技术手段,进入到“元理论”层面。中国已经到了可以也应该提出既能说明中国的成功经验,又能为不同国家所认可和借鉴的道理的时候。从“中国特色”到“中国模式”的概念转变,恰恰表明了这一点。唯其如此,中国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大的战略空间,才能在为人类社会承担更大责任的同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执笔 曾天雄)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