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小区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016-06-20 15:49:5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泽锋] [责编:张鼎峰]
字体:【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拆迁面积不断扩大,被征地农民安置小区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安置小区管理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更关系到民生工程实效。长沙市望城区月亮岛街道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整合力量、下移重心、发动群众,下大力气狠抓城市管理整治,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市民素质明显提升,城市环境不断提质,初步实现了城市管理由政府主导型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管理的模式转变。

当前拆迁安置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习惯观念亟待转变。一些被征地农民在安置小区乱种植、乱搭建、乱堆放、乱停车、乱晾晒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大部分安置农民对有偿物业服务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不愿交纳物业管理费。管理机制亟待完善。由于打破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出现了安置小区管不了、原村(社区)管不着的问题。物业服务亟待规范。安置小区的物业管理费缴纳不到位,导致人员配置、技术设备、管理质量较差,不少从业人员年龄大、文化低,缺乏专业培训无法适应工作要求。安置小区内房屋出租失管、无证开店、占道停车等现象时有发生。资金保障亟待加强。修缮的小区基础设施和休闲场所的资金缺口较大,而且随着小区规模的扩大,光靠街道财力难以负担。

近年来,为进一步理顺被征地农民安置小区管理机制,望城区月亮岛街道在提升管理水平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组建社区委员会。成立以重建地管理为主的桑梓社区,社区包含了21个项目拆迁户,共计88栋,675户,3120人。社区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一是抓自身建设。召开居民代表大会,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和民主理财小组,配齐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选聘10名栋号长和32个楼栋代表,组建了社区调解委员会、百姓城管中队、计划生育协会、老年人服务活动小组等群团组织。二是抓环境改造。以居民自治为抓手,以数字化管理为平台,将城管队员采用分片包村负责、绩效考核定等的方式下派到社区直接负责督促落实。积极依靠社区骨干和党员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共拆除施工棚、违章建筑71处,清除垃圾2700车次,清理卫生死角4200立方米、牛皮癣广告3800余张,小区脏乱差现状得到根本改变。投入5000万元开展提质改造,绿化工程已全面完工,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篮球场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已投入使用。三是抓综合治理。建立社区警务站,组织义务巡防队,对辖区实行24小时巡逻,严历打击了非法传销、入室盗窃等犯罪行为,社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依靠社区调解委员会、栋号长和楼栋代表等,积极开展隐患大排查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化解各类纠纷矛盾96起。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的矛盾协调,为广东商会、润和又一城、新华联、湘船重工等重点工程项目优化了建设环境。

其次,实行网络化管理。在金富星城小区实行“办公室+楼栋长”网格化管理新模式,以“小网格”服务“大民生”。一是成立一个办公室。成立金富星城管理办公室,并实行一站式服务,办公室配备5名管理人员,黄狮岭社区支委委员兼任办公室主任,人员、活动经费由街道足额保障。二是组建两支队伍。组建工作人员和楼栋长志愿者两支队伍,各司其职、互为补充。首批楼栋长由12名党员、居民代表、退休老干部组成,平均每人服务一个单元,以“楼长工作记录簿”为载体,对居民基本信息实行台账式管理,确保对辖区居民情况“了如指掌”。三是建全三项制度。建立工作制度,制定楼栋长工作职责,定期召开楼栋长工作例会。建立信息制度,公开楼栋长信息,设立办公室和楼栋长信箱,拓宽居民沟通渠道。建立考核评比制度,街道对小区管理办公室进行业务考核,办公室对楼栋长每季度进行“爱心楼栋长志愿者”评比并发放一定的工作津贴。自实施“网格化”管理以来,小区办公室实现了“三知四能”,即知居民家情、知社区民意、知求助对象,能走访调查、能宣传发动、能解决矛盾、能赢得信任。先后调解楼道间居民纠纷30余起;协调解决居民电、水及房屋维修等各类问题400多件;修复路面、增添绿化景点、健身器材等,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再次,整合多方力量。组织开展“百姓城管周五志愿活动”,以及“城管小手牵大手”、“门前三包”示范户及示范片区创建等活动,引导重建安置小区居民参与城管、体验城管、感受城管。一是建立城管联动机制。加强与规划、建设、国土、房产、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互动机制,畅通信息通道,开展城市管理“月月亮剑”活动。二是推行城管责任承包制。辖区街道与驻区单位、店主(业主)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明确在责任范围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责任,把城市管理的重任分解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三是组建市容劝导员队伍。通过百姓城管进学校、进社区,加强与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沟通,招募学生、征收户为市容劝导员,担负起辖区内的“门前三包”管理的责任。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