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儿子救儿媳”不是一个人的伤痛

2016-06-16 14:57:26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作者:乔志峰] [责编:戴瑶霖]
字体:【

老婆和妈妈掉水里,先救谁?天下男人面对这“千古一问”,往往会面露难色,亲情难以取舍、生命不分高低,怎么抉择都会留下遗憾和亏欠。好在这只是一道情感考验题或“脑筋急转弯”,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调侃一下而已,不会真的让人必须做出艰难而残酷的选择。

然而,现实有时候比“脑筋急转弯”还离奇、还残忍。据6月14日《新文化报》报道,儿子儿媳同烧伤,老父放弃儿子救儿媳孙女。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毁了内蒙古乌兰浩特市郊孙志刚一家。老父亲孙凤明为了救儿媳妇和孙女,痛哭着放弃了对儿子的救治。“必须得给孩子留一个亲人啊!”孙凤明说。5月25日,38岁的孙志刚走了,老人赶回乌兰浩特,不仅要办儿子的后事,还得筹钱给儿媳妇和孙女治疗。

“哪个他都舍不得,可是没有那么多钱治疗啊,如果再耽误下去,他怕比儿子伤得稍微轻点的儿媳妇也不行了。”儿媳妇的哥哥邹银河说,“实在太难了,哪怕有一点办法,哪个父母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亲生儿子。”

“先救老婆还是先救妈”,设置问题的前提是两人都落水了、只能救一个,属于“不可抗力”。可是,先救儿子还是先救儿媳,却并非“非此即彼”的选择,完全可以两个人同时救治。年迈的老父亲之所以做出放弃亲生儿子的痛苦选择,主要原因在于没钱。最终儿子走了,不知老人要多么坚强才能面对失子的伤痛,不知今后为儿媳和孙女筹钱的重担他能否扛起来;也不知道儿媳和孙女想起因放弃治疗而离去的丈夫、父亲,又会生出怎样的悲哀与惶惑。

这样的新闻刺痛人心。其实,“放弃儿子救儿媳”所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刺痛,也不仅是同情,更多的是对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的反思。而类似新闻却并非孤例,兄弟生病,只能救一个;父母同时遭遇车祸,只能先给其中一人做手术……如果公民遇到风风雨雨的时候,头上能有一把遮风挡雨的伞,他们怎么会如此无助?这恐怕不是某个公民、某个家庭的特殊遭遇,而是折射出整个医疗和福利体制存在的不足和漏洞。

“放弃儿子救儿媳”的事情被媒体报道了,说不定会跟“偷鸡腿妈妈”一样引发舆论关注,会有很多好心人为之伸出援手。可无论如何,已经离去的生命却再也无法挽回,只能是“死者长已矣,来者犹可追”。或许,相关部门也已经在进行“研究”了,很快就要拿出帮扶的“有力措施”来了。但即使这样,未免也有点过于“后知后觉”,工作效率也显得有点不那么尽如人意。

每一个“放弃儿子救儿媳”之类事件的背后,总有一抹无奈的苍凉和伤痛,既有当事者个人的,也有社会的、体制的。或许有人会说,出了问题就归咎于体制,是最简单、最不愿动脑子的做法。医疗和福利保障,涉及到很多因素,跟社会发展状况、经济水平等等都密不可分。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像发达国家那样,给公民建立起严密而普适的福利保障。可是,这毕竟是一个大方向,应该不断朝着这个目标付出真正的努力,而不是知难而退,甚至将人口基数太大之类的“国情”当成不作为的借口。发达国家的保障体系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日拱一卒、每天迈出坚实的一小步,就能离目标越来越近。在GDP连续以较高比例增长的同时,理应让每个公民都能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