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尤需百家争鸣

2016-05-20 10:29:55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伍文胥] [责编:印奕帆]
字体:【

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5月19日新华社)

正确全面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刻内涵和现实价值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基本前提。所谓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际上,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但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这样的硬实力,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这样的软实力。纵观古今文明兴替验证一个事实,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哲学社会科学推动历史的进程,促进社会的发展,深刻的改变和改造着我们的世界。从西方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到电气革命,再到如今信息技术革命,哲学社会科学充当着人类思想进步的指路明灯。毛泽东同志曾说,必须“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哲学社会科学涉及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方面面,是一门极为复杂又具深刻现实意义的科学门类,其对人类进步的意义丝毫不压于自然科学。越是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紧要关头和关键时期,越须重视并正确运用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政治家、科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工具。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服务于国家和人民为根本原则。总结过去、认识现实、展望未来,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必要动作。总结过去,从古代先贤中汲取哲学养分,涵养文明的根基,将传统哲学观点及哲学理论及实践经验和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有益借鉴。尽管从古至今,人类文明的进程是以加速前进的趋势发展,但毫无疑问,古代对世界万事万物及其内在规律的深刻认识即使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也并不显肤浅,从《周易》、《老子》、《论语》到《孙子兵法》,中国古代先贤为人类哲学社会科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随着西方科学概念的引进和传播,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才得以根本建立,并成为一门专门学科。从洋务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一百多年为民族解放、独立、自由而斗争的历程中,不断有先贤引入新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直到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并完成中国化,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和中华民族才真正赢来了春风和光明。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尤需百家争鸣。习近平总书记鲜明的指出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但归根到底是为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发展进步服务的。要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要坚持问题为导向,从伟大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带着问题去做学问做研究,让哲学社会科学体现非凡的实用价值。二需坚持以人民和国家利益为核心,把研究对象和重点放在与人民利益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领域,涵养民族精神,提升民族素养,指引国家科学发展。三需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越是高度繁荣和发达的文明,其民族思维能力越强、文明素养越高、哲学社会科学越发达。从中国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到欧洲文艺复兴,百家争鸣是当时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及高度发达的显著标志。只有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的高水平的思想碰撞,才能产生新的哲学思想、刷新哲学社会科学的新高度,使中国人获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引领世界发展的绝对高地。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