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处方”不是降药价的大处方

2016-04-28 10:06:4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薛家明] [责编:印奕帆]
字体:【

26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任务》)正式发布。《任务》明确,今年将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药分开,禁止医院限制处方外流,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鼓励医院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配送企业结算配送费用,压缩中间环节,降低虚高价格。(4月27日 《京华时报》)

相信大多数有看病经历的人,都会对处方的文字记忆犹新。其实,患者看到的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文字。而是简化过的文字,或者是“50 my”、“po tid”之类特殊的内部代码。拿到这样的处方,患者当然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以然。医生何以在处方上做这么多手脚?对此,院方总是解释称,外部购药没保障,院方希望患者在医院购买正品药,才出此下策。而冠冕堂皇背后是医院的小九九---让患者只能购买本院的高价药。

其实,院方无论是处于购买正品药的好心,还是基于趁机揩油的歹意,有一点是肯定的,处方难懂,损害了患者的知情权。医生开什么药、剂量多大,患者不能蒙在鼓里。试想,若药房看错代码,抓错药,后果怎么得了?更何况,院方限制患者外流,也在客观上限制了竞争,让患者利益受损。可见,医院“开放处方”是应有之义。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放开处方却未必能换来患者负担下调。一则,目前大多数医院在控制患者上,已有新招。比如,从药厂购买医院特供药品,在当地药店并无出售,患者即使看得懂配方,也只能在医院“照方抓药”。再则,目前电子处方已大面积上线,院方完全可以用无纸化办公,拒绝提供处方。更何况,目前医院的主要赢利点已从卖药转为检查费用。比如,前不久广州某医院公开要求,医生给病人开的检查费用要和药费达到1:1,不达标就要倒扣奖金。如此,即使开放处方后,药价出现象征性的下降,患者的负担也不会实质下降。

事实上,看病贵、药价高的根子是以药养医、“以检养医”的制度。正是医院以药品、检查费的高利润拉动医院的经济效益,才衍生了看病贵、药价高等一系列问题。而要根治这些问题,就要从根子入手,而不是小修小补,在细枝末节上反复动刀。否则,即使药价出现象征性下降,公众的就医体验也不会提高,医疗费用更不会降低。因此,相关主管部门更需从制度入手,破解以药养医,降低公众的就医费用。而“开放处方”并不是降药价的大处方,相关部门不能寄予过高期望。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