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血荒先破除“献血无偿”

2016-04-27 11:51:51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闫华]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港媒称,内地今年农历新年以来闹血荒城市多达五十个,其中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的血液库存量更在警戒线之下,部分医院因严重缺血取消八成的手术,甚至有病人在一个月内被推迟六次手术。有医生表示,医院八成的用血量都要依靠“互助献血”。( 参考消息网4月27日)

在我国出现血荒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从1998年开始,我国推行无偿献血制度,试图以“无偿”保障血液安全。但由于相应的制度建设迟缓,导致“血荒”问题始终难以解决。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口捐血率达到一成至三成才能基本满足一个国家的临床用血需求,而在发达国家,捐血率一般高达四成五。但据国家卫计委数据显示,内地捐血率仅9.5%,可见公众缺乏捐血意识。

献血本来是一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好事。因为只有大家都积极献血,当自已需要输血时才会有血可用。那么,公众为什么不愿意献血?除了对献血认识不足,怕影响到身体;血站献血点少、管理不透明,公信度不高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对献血者的精神激励和物质补偿匮乏。献血者献血之后缺乏必要的补偿机制,即便是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在需要时可以免费用血,但手续繁琐,体验并不好。“无偿献血”使公众献血的积极性大打折扣。正如网友所说, 献血是无偿的,可病人输血是要付费的,这是否是公众献血的一个障碍呢?

在国外,如德国,凡是献血,就可以得到免费且最严格的体检;在马来西亚,献血者可以得到打折卡,可以在商场、餐馆消费时获得优惠;日本则是经常对献血人士通过媒体进行表扬和宣传,倡导良好的献血气氛。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频频出现血荒,更需要在无偿献血上反思。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但“无偿”并不代表献血者就要“白白贡献自已的血液”,也不意味着献血者得不到应有的补偿。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给予献血者更多精神、物质上的奖励。比如,给献血者提供各种社会、医疗福利,定期安排献血者参加免费的体检、诊疗、外出疗养等;为献血者提供更为快捷、便利的“输血服务”,当献血者需要输血时,无论在那个地方、那家医院都可以凭借献血证优先使用血液,使公众明白献血是“自己救自己”的机制,相当于将自已的血液提前“储蓄”到医院。

无偿献血制度规定不能用金钱来回报献血者。在此种情形下,相应的社会回报、福利回报、精神回报更应跟上。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公众献血积极性,从供给侧化解血荒问题。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