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习总书记学讲“大白话”

2016-04-18 18:36:0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吉明] [责编:印奕帆]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学养深厚,古今中外的各种典故、诗文,在讲话中常常信手拈来,巧妙地成为自己讲话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习式”语言的另一面,则是直白朴素,善用“大白话”传递治国理念,既“接地气”又妙趣横生。比如,“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等等,均是中国领导人与老百姓交流的独特方式。

曾几何时,一些领导干部的讲话或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生动活泼不足;或空洞无物,令人生厌,官话套话连篇。而如今,习总书记以其简要平实、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为广大领导干部提供了一个范例,也让领导干部懂得了那些“大白话”群众爱听,怎样才能把话讲到群众的心坎上。

学讲“大白话”就要善于学习。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并且强调“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习总书记之所以能够把古今中外的各种典故、诗文信手拈来,就在于他博览群书,十分酷爱学习,尤其懂得中国常见的谚语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精典,是老百姓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结晶。而这些从老百姓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看似零碎、朴实的谚语,则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学讲“大白话”就要多接地气。习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一书中指出:“有少数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其实,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中无人,对群众缺乏感情;或是身无才干,做工作缺乏底蕴;或是手脚不净、形象不好,在人前缺乏正气。”这就指明了领导干部必须放下“官架子”,多一些探讨式的沟通,少一些命令式的要求,多一些交流,少一些说教,视群众如兄弟姐妹,在人格、身份认同上实现“零距离”,把话讲到群众的心坎上,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学讲“大白话”就要用心用脑。讲话是领导与群众的一种对接,有感悟了,才有最直接的对接;把群众当作主人了,才会俯下身来与民对话,讲群众喜欢听、能听懂的话。正所谓,语言传递感情,语言能表心境。领导干部要善于从秘书们脱离实际、空话套话的材料拘囿中解脱出来,用心讲话、讲自己的话,把自己工作和生活感悟的东西讲出来,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普遍认可的道理、有目共睹的事实,感化群众、教育群众和引导群众,让人如沐春风,心有所动。

学讲“大白话”就要会用网语。除了大量使用老百姓的日常用语,习总书记对新潮的网络用语也很熟悉。比如,“蛮拼的”、“点赞”、“朋友圈”等网络热词都曾亮相于一年一度的国家主席新年贺词。互联网的普及催生出许多新的词汇,尤为青年人所喜用。这种表述既可以体现时代特点,也很容易让青年人也听得进去,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润物无声的意外效果。

语言表达的是感情和思想,体现的是素质和智慧,反映的是能力和水平。探究和总结习总书记的语言风格,学讲“大白话”,就要时刻把人民群众装在心中,把党的事业装在心中,多读点书,多思考问题,让自己的讲话真正说得上去、说得下去、说得进去,增强讲话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感召力。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