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事业亟盼谁的“关怀”?

2016-04-01 19:33:46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谢晓刚]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清明节临近,与生命相关话题趋热。一篇讲述临终患者感受如何、家人应如何照护的文章在社交网络热传。“发达国家有70%~80%的老人享受到了临终关怀,我们的老人却只有1%享受到”的说法,更挑动人们的神经。(3月31日《广州日报》)

世间人有千万种,临终心态自然也各有异,有的人希望无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有的人希望在家里安静地离去,有的人希望在亲人的相送中离开。但无论哪种心态,有尊严地离开是他们的共同点。而这份尊严里除却了被尊重,不被社会、政府遗弃外,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在离世的最后一程里,有亲人相伴、相陪,不会孤独地离开。

毫无疑问,社会发展至今,服务型政府建设脚步的加大,对于任何一个公民来说,政府是最坚强的后盾,无论是医院设置临终关怀病床,还是政府向社会机构购买临终服务也好,体现的是这个国度、社会的体温,呈现的是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经济水平。事实上,全国各地医院临终关怀床位寥寥可数,很难满足临终关怀所需。

另一方面,对于临终者的关怀,应该将点落在哪儿?是医院的临终关怀床位、医疗技术,还是家中亲情相送的最后一程?事实上,就我国社会发展历程和传统文化来看,大部分老百姓并不能真正接受自己最后一程在医院度过,不愿临走时是在雪白的病房和医生、护士关怀中度过,更多的还是在意亲人的关怀。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子女不是对父母没有良心,面对临终前的父母,他们舍得花钱,愿意请人照顾,但面对的困境是医院临终关怀床位的有限,自己工作忙碌无法做到亲身照顾,老人病痛难捺,甚至有时候病入膏肓后,大部分医院拒收。等等因素堆在一起,使临终关怀事业显得如此迫切而尴尬。

很显然,临终关怀事业需要政府的“关怀”,这种关怀体现在财政的投入、制度的完善、医疗的保障,对于子女照顾临终病患者假期的准允和提倡。此外,更需要社会的关怀,这种关怀来自于社会志愿组织呵护、照料,如进社区给临终人心理抚慰、交流、沟通,让临终病患者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谢晓刚)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