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占着位置不干事”稀释反腐红利

2016-03-07 11:04:1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沈道远] [责编:印奕帆]
字体:【

“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掷地有声的话语,道出了人民的心声。(3月5日,新华社)

“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克强总理这句话,好似一记春雷,是对那些“为官不为”者的再次警告。克强总理在两会上重申中央对于“为官不为”的态度,一则表面了中央铁碗治吏的决心和勇气,二则也是为了引起民众对“占着位置不干事”稀释反腐红利的警惕。

随着中央“拍蝇打虎”的持续深入,反腐成效明显,反腐带来的“红利”也在逐渐释放。权力的瘦身,简政放权的推进,各种监管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都与轰轰烈烈的反腐风暴密切相连。反腐成果日益转化为了经济的发展良好环境,这对于中国经济来讲,无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带来难以估量的“反腐红利”。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少官员“尸位素餐”,虽然“在其位”,却“不谋其政”,而他们的“不为”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对中央强硬反腐的忌惮。一些官员为了避开反腐的风头,于是选择少作为,甚至不作为,以免做多错多,引火烧身,让自己成为了这场反腐风暴中的贪腐注脚。在这种心态的作用下,官员们开始疏远工程项目,远离商人,逃避企业,于是乎,我们才会看到“土地给了,一直闲着;钱下拨了,仍然‘趴’在账上;项目批了,迟迟未见开工!”的不正常现象。如此的为官不为,岂不是将好不容易反腐优化的经济发展环境再度恶化吗?这也难怪克强总理会这次两会上专门强调要对“为官不为”的官员加强问责。从克强总理的措辞之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央的“动真格”,以及“为官不为”问题的严重性。

“反腐红利”带来了经济发展健康的环境,企业不用为了审批再花钱打点,四处拉关系,于企业而言,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让其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市场开发和产品研制上。经济发展少了“贪腐”的阻碍,本可以换来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可是令人遗憾的是,这种的发展好局,正在被部分官员“为官不为”的工作态度所断送。官员们闭门谢客,不思为企业发展服务,却享受着“浮生半日闲”的悠哉。官员“占着位子不干事”,未尝不是在稀释反腐带来的发展红利。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现目前,发展大局已经打开,正是需要官员“为官有为”的时候,官员要做的就是发挥主政者的引领作用,带领大家在反腐造就的好环境中,大展拳脚,干事创业。改革需要先行者,发展需要探索者,在这个过程中,官员必须积极有为,就算是路途中出现了错误,遇到了波折也要挺过去,而非一味的逃避,想当个“太平官”“逍遥官”。如若各个官员都“为官不为”,怕担责任,怕犯错误,那发展从何谈起呢?别让“反腐红利”在官员“为官不为”中,成了“镜中花,水中月”,只是看上去很美丽。

治理“为官不为”乱象,警惕“为官不为”稀释“反腐红利”,就该从问责开始,从严格考核制度抓起。对于“为官不为”者既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要“刺刀见红”动真格,双管齐下,才能让官员“动起来”,积极的投身到经济建设之中,将“反腐红利”最大化。用制度问责的倒逼,让“占着位子不干事”的官员“忙起来”,将“混日子”的官员“踢出去”,这才是民众所乐见的,也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

克强总理在两会上铿锵有力的发言,打响了今年新春治理“为官不为”的第一枪,接下来该做的就是落实,用具体的制度,可行的政策,让那些“占着位子不干事”的官员,既丢面子又丟位子,最大程度的释放反腐红利,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