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史学奇才”的逝去需要善意解读

2016-02-26 09:07:0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宋潇] [责编:戴瑶霖]
字体:【

一个高中生,一边在备战高考,一边出版几十万字具有学术分量的著作,他就是已经出了两本专著的西安中学高三学生林嘉文。昨日突然传来噩耗,林嘉文自杀身亡,这一天才少年的离去,让人唏嘘,他究竟是怎么了?(《华商报》2月25日)

我不认识林嘉文,对他的了解也是一无所知,但是看到“史学奇才”突然离去这个消息,我还是关注了这个话题,源自对逝者的关切以及对生命的反思。

这个“史学奇才”的突然离去,多少还是让我无尽地唏嘘和叹息,他留下了《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以及《当道家统治中国: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两部大作,他还烦请得知这一噩耗的人们不要借题发挥,不想“留予后人评说”,但是,天国那边遥远的他,不知道早已引起了芸芸众生的旁观,我也是其中之一,借此机会,向他说一声抱歉:原谅我要对你的逝去“小题大做”。

对于林嘉文的突然离去,有人说是天妒英才,有人说是“伤仲永”,而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少年看清了现实社会的压力而已,那些他生前被冠以的“史学奇才”名号、两部“惊世骇俗”的著作,现在来看,仿佛只是为这样的自杀增加厚度罢了。

可能到此有人会说我没有同情心,或者说我嫉妒林嘉文的才气借题发挥之类的种种指责,但是,请先别急着骂我,同样是对林嘉文一无所知的你,又何谈对这一天才进行超越道义的褒奖?

作为天才少年,林嘉文的死确实在史学界甚至整个学术界,是始料未及的,而作为一名普通高中生,患有抑郁症让他对自我价值产生困惑,加上高中学业的负担以及糟糕的身体状况,他选择离开却是在情理之中,都说“孤独的天才”辞世是可怕的损失,想来也就是这个道理。

“生来死去的人何只恒河沙数?真正的大诗人和大艺术家是在一口气里就可以数得完的”,朱光潜曾在《谈天才》里这样说道。确实,林嘉文的死就是学术界满天繁星里陨落的闪亮的一颗,可这并不代表我们对这一天才少年的离去需要过分自责,因为少年说了,希望那些不能理解他的人,能够给予最基本的尊重,不要揣测他自杀背后的用意。

无独有偶,前不久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者江绪林的自缢身亡也引起了舆论的惊涛骇浪,之所以林嘉文希望公众不要像对待江绪林那样对待他,恐怕也是生前受不了舆论的扰攘,不想死后也不能安息的圣洁愿景。可摆在现实面前的却是事与愿违,现在就有人在质疑是否是林嘉文生前压力过大,或者媒体包装过于虚假,这些质疑不无道理但缺乏尊重,人死若还要追问,只会是对生命的大不敬,过于强调社会现实的惨淡只是断章取义,同样我想说的是,宏大的舆论解读是无法避免这一悲剧的。

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请与鸿毛,可能林嘉文的自杀让我们无比痛惜,但是痛惜归痛惜,“史学奇才”的能力确实让人佩服,可自杀是他自己选择的,我们无法评判也不能评判,只是因为他把有些东西看的太透,才不想苟活,去了另一个世界,对于这一点,给我们的启迪是重构信仰比打开小区围墙更加迫切,而不是去追问世俗的是非对错。

当然,被贴上了“奇才”的标签,这名少年也许会嗤之以鼻,可如果没有感同身受,请不要对少年指指点点,少年死后的遗书没有流露出一丝浓烈的情绪,对自己,对社会都有属于自己独特和客观的看法,这才是我们应该珍视的,相比于我们对死亡的认知那样拘谨和造作,少年的死早已超脱生命。质疑少年自杀的同时请不要否认他的合理性,站在理性的角度自然不会理解少年内心的真实感受,坦诚面对死亡事实的同时不妨也对他多一份理解,不管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他们都是情感教育的一部分。

对于这个话题,我们没必要推波助澜,可能少年确实骨子里存在傲慢情绪,但是自傲源于多生活的多元化认知,从他的遗书中也看出他看透了这个社会的本质,他追寻平等,尊重,理解,但这正是现代社会最难做到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却缺乏在这个社会立足下来的基本底气,剖析别人头头是道,论及自身却是欲言又止,往往天才与庸人的差距就在此,我不否认我也是庸人,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在我愈发感觉无力的时候就会愈发充满动力,社会上的众多标签,于今我都可以接受。

所以,逝者已逝,生者坚强,我们活在这个世上,每一天都要格外爱护自己珍惜生命,只有认清生命的AB面,这样的人生才算完整,只有懂得了死亡,也才能倍加珍惜生命,林嘉文需要躺在自然的怀抱好好安息,存活于世间的我们,也要积极地看待天才遗书中的精神价值,死或生,你自己做主!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