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封闭小区仍需关注“大城市小百姓”

2016-02-23 09:29:3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宋潇] [责编:印奕帆]
字体:【

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其中有一个信息值得注意注意: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新华网2月22日)

作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而推出的顶层设计,自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长远价值,独到的战略眼光可能不是你我这些老百姓能够立马领悟到,但是庙堂之治也需要心忧天下,街区制小区的增设,以及开放已经建成的封闭的小区,在现实语境下恐难一蹴而就。

传统模式上的街区制小区属于上面有住户,下面是商铺,这在当前很多住房改造问题中并不鲜见,这也并不是什么坏事,毕竟商业区和居住区的结合有利于商品的更好流动,以及提供了更多的销售和流通模式,但是这样的模式若是集中在新建的小区还好,如果还要在此基础上开放已建成的封闭区,甚至于打破原有的民居生态,想来也是值得商榷。

小区封闭,好还是不好,自然也不是你我说了算,其中需要正视的广大民意才能代表可行性。近十年来的新建小区几乎都用铁栅栏作围墙,小区大门都有保安值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还有很多老小区是开放式的,有的无围墙,有的有围墙却有五六个大门,这些存在鲜明规划差距的小区,能够统一规范建设吗?

这是第一个规划问题,第二个则是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小区居民最在意的是自己的生活环境以及安全保障,前者通过初建和后天维护而来,那安全问题呢?小区的安全保卫一直是关乎民生的热点话题,开放封闭的小区,必然会扩大当地百姓的流动范围,加大保卫人员的盘查工作量,本来就是物业公司和居民们的敏感内容,如今还要对缺乏安全感的居民进行敞开改造,那么无异于是对居民的二次伤害。

那么是否说明开放式管理的模式不值得推崇呢?其实不尽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规划改造,效果如何,仍然有待时间检验,国外的已有成功模式值得借鉴。

1961年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涉及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不仅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并且对于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极具借鉴意义。深入考察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这才符合我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既要挑战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也要使我们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理解,才能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一个基本框架。

所以,老百姓关注的是小切口下的民生百态,而新《意见》的实施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能现在诸多百姓会有安全焦虑,但这些都在可控范围内,至于以后效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