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社会现实助长“农村读书无用”

2016-02-07 15:07:37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王彬] [责编:印奕帆]
字体:【

教育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境遇改善,还是有限。随着大学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多,农村生源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相对较大,已成不容回避的问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来到城市读书的农村学生,毕业后即使无法就业也很少愿意回到农村工作。农村孩子拼命读书考上大学、毕业后却难以找到工作,从而助长了“农村孩子读书无用”,“读书不如早点出去打工”的思想。(2月6日 人民日报)

近年来,重点大学中农村大学生的比例不断下滑,一方面是自主招生,对城市学生偏爱一些,增加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难度。另一方面教育基础资源的城乡差距,农村教育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较落后,也没有补习班等补救手段,学生的质量总体下降,在高考翻身仗里不占优势。农村大学生就更多的流入了普通大学,甚至是“烂大学”。

既然农村学生读“烂大学”,高校招生政策“歧视”和农村教育现状是源头,那为何不去思考如何去除两方面的积弊,反而去助长“农村孩子读书无用”的思想。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只要选择了,即使是农村大学生,也应给予尊重,而不是因为社会现实的种种问题,就让农村孩子躺枪。

好大学的学生受欢迎,一般大学和差大学的毕业生不受业界待见,他们给业界的感觉是没学到东西。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普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脱节的问题,是教学质量的问题,这是教育的失败。普通大学学习氛围教学质量堪忧,即使是勤奋的农村大学生,在这样的大学环境下,难免受不好影响。人们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反思大学教育的缺陷,如何去完善不足,而不是把矛头指向里面的农村大学生。还有“眼高手低”是整个大学生群体的通病,不能把这个帽子生生扣在农村大学生身上,也不能成为阻止农村学生读大学的理由,即使是“烂大学”。

确实,农村大学生读大学对家庭的经济压力过大,而且就业难,工资低,农村父母的付出没有得到理想的回报。但好大学毕业的农村学生也同样会遇到这些问题,难道我们就要考虑农村大学生有没有必要“上大学”?还有那些城市普通家庭的孩子,都要剥夺他们上大学的权利?显然逻辑不通。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解决因为贫困上大学难的问题,而不是因为贫困就不让他们上大学。李克强总理说过,“不让一个大学新生因贫困上不起学”。应该把心思放在农村脱贫、贫困学生救助机制和解决就业难问题上,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为农村大学生想想,如果他们失去了出去读大学的机会,他们能做什么?成为农二代,没有科学知识的支撑,只能延续父辈的老路,对农业发展并无多大益处。而且这代人远没有父辈能吃苦,有毅力,他们成为农民主体,可能会对我们的农村建设产生不好的影响。出去从打工做起,从底层奋斗,“白手起家”者寥寥无几。受限于年龄和心智,还有所处的社会环境,更容易迷失,堕落。从大方面来讲,农村学生不读大学会阻碍社会阶层的流动,不利于社会结构的合理调节,长期来看,会减弱社会活力,阻碍社会进步。

如果农村大学生出去读大学,即使是烂大学,那也意味着他们完成了阶层流动的第一步。大学的经历会积累很多资本,也会提高他们的眼见,刷新人生观,自信心也会提升。而且大多农村大学生比较能吃苦、勤奋、品行良好,经历不懈的努力,完成阶层流动的可能性比不读大学要大得多,对社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社会进步的作用也比不读大学要好很多。总而言之,不能因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现实,就堵死农村孩子阶层流动的路,尤其是不能有思想意识上的轻视,勿让社会现实助长“农村读书无用”。

焦点图